很多學音樂的朋友不知道簡譜中的1=CDE……和五線譜中記在譜號后面的升降記號有什么用,以及大家口中的xx調的樂器,xx調等,學完這個大家就大致明白了
1、感性認識
在唱歌時,我們有時會覺得自己起調太高,或者購買樂器的時候聽到商家說C調的笛子或者降E調的薩克斯。。。
這里的“調”即止調性。調性包括主音和調式兩個部分。
調式決定了音的排列規律,主音的音高決定了調式中各音的音高。
打個比方:調式就好像一個部隊的隊形,主音就好像這個部隊的頭領,頭領站在一個地方,按照一定的隊形,其它的隊員也可以相應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2、調式
常用的調式有西方的大調式與小調式,大小調式都有七個基本音級,比如大調的七個音叫做doremifasollasi,小調式中的七個音叫做lasidoremifasolla。想必你的老師講過mi和fa,xi和do之間是半音關系,其它的音之間都是全音關系,在這里也不例外。形容大小調式的經典語句就是“大調全全半全全全半,小調全半全全半全全”即表示大調式中do和re是全音,re和mi是全音,mi和fa是半音,以此類推。不同的調式會表達不同的感情色彩,大調式通常為歡快,明朗的色彩,小調式則有憂傷,暗淡的色彩。
3、主音
主音是樂曲中最為穩定的一個音,通常樂曲以主音開始,也以主音結束。大調式的主音是do,小調式的主音是la。我們用音階將調式中的音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起來,下圖是大小調的音階。
4、調性
下面開始主音要移動了,以大調為例,do并不會只停留在兩個黑鍵左邊的白鍵上(也就是C音),它也要進行變換,在鋼琴上任意一個琴鍵都有做do的機會,當do移動時,其它的音也要進行相應的變換。
比如讓D鍵作為do,那么其它的音也要進行移動根據“全全半全全全半”的規則可得,當以D鍵作為do時,doremifasollasi的位置如圖所示。
這時我們把這個調性叫做D大調。當然,如果D做do時,B就做了la,所以這也是B小調所在的位置,我們把所用琴鍵相同的幾個調性叫做關系調性(關系調),B小調就是D大調的關系小調。但是,由于主音不同,表達的感情色彩也不同。當幾個調性的主音一樣時,我們把它們叫做并行調性(平行調),
比如C大調和C小調是并行調性(平行調),但C小調的關系大調是降E小調(關系調)。
音樂中共有十二個大調,加上它們關系的小調,共有24種調性。這里示例列出一些自然大調的音階在鍵盤上的表現,其他調性看完本文即可自行推出~
這些大調不論從哪個主音來時都遵循了全全半全全全半的排列規則。
簡譜調性的表示方法
在簡譜中用1=……來表示(注意1并不一定是主音)例如1=D指的就是D大調的鍵盤位置(可以參照上面的圖片),在五線譜中,將某些白鍵進行升降來獲得新的調性。
比如降D調要將DEGAB都降低半音,所以叫做五個降號調。其中升f調與降g調是一樣的,降d調和升c調是一樣的,降c調和b調是一樣的。有人問為什么沒有升d調,升g調,升a調等,其實這些調是有的,只不過記號比較麻煩,比如升d調為9個升號調,有些音標了兩個升號就要重升,就十分麻煩了。調號是十二個一循環,十二個降號疊加在一起就可以全部抵消(十二個降號調是重降D調,它和c調是一樣的);同時,將升d調同時加12個降號,所得的調性是不會改變的,9個降號與9個升號抵消,留下3個降號,依然能證明降e調與升d調相同。
調性的巧記口訣就是五度圈
升號順序:FCGDAEB4152637
降號順序:BEADGCF7362514(建議背會)
簡單解釋為:
C大調提升純五度就是G大調,調號是(升F)
在將G大調提升純五度,得到的是D大調,調號是(升F升C)
我們可以看出調號的升音順序也向上逐漸增加純五度的音。降號順序正好相反
順時針是提高純五度方向,逆時針是降低純五度方向,例如降B大調是F大調的下方純五度的調,那么降號會增加一個,G大調是D大調的下方純五度,升號就減少一個,升降號是相互抵消的,可以把升號理解為(+1),降號理解為(-1)以此類推~
在樂器演奏中,碰到這些調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將調號所標識的音進行升降,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它的意義,這是G大調。。
這里我們只說到了大小調的調式,另外調式的種類多種多樣,比如民族調式,(F調的笛子通常指的就是F為主音的宮調式),日本調式,等等,以及調式的由來和推理方式在以后的文章中會詳細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