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朗朗鋼琴曲欣賞大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朗朗鋼琴曲欣賞大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郎朗不是英國籍
2005年,在白宮舉行個人專場獨奏會。2006年,推出個人鋼琴演奏專輯《黃河之子》。2008年,獲得美國錄音師協會頒發的“藝術榮譽獎”。2010年,獲得國際門德爾松大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2013年,參加維也納音樂廳100周年音樂季,并應邀舉行了兩場音樂會;同年,獲得“全英古典音樂獎”年度國際藝術家獎;
貝多芬厲害
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后世尊稱為“樂圣”、“交響樂之王”。
目前來看,郎朗在音樂修養方面更受好評。李云迪的實力當然也不容小視,畢竟人家是拿過肖邦金獎的。不過現在他流于商業是不爭的事實。
就我個人看,郎朗的鋼琴曲更有深度,藝術成分更高一點。不知這能不能稱作鋼琴造詣。
問的有些想笑,哈哈。看到俗人的時候笑出了聲。
兄弟,你認為鋼琴曲很高雅嘛?可千萬別這么想啊。很多時候古典音樂就是因為這樣子才。。。平均教育程度而言,肯定是現在高于過去,而古典音樂的實質是過去很多的流行音樂,到了今天變成了所謂古典罷了。很多音樂家的作品都是宴會時拿來伴奏的。大家大吃大喝,然后耳邊響著的玩意兒。也有很多就是路邊一個要飯的小提琴手在街頭巷尾拉的玩意兒。那么既然有現在高于過去的平均教育程度。過去能被廣泛的理解并欣賞的作品,現在欣賞也根本就不會有多困難。這個道理很像“凡飲水處皆能歌柳詞”,柳詞高雅不高雅呢?所以說很多時候這就是時間的相對性造成的一種錯覺。其實只要去聽就行了。覺得好聽就多聽。不論你聽哪種音樂都是這樣的。愿你的生活因為音樂而多姿多彩。
在藝術面前,沒有雅人和俗人之分。以音樂為例,你只要喜歡聽就是了,不一定非要說出個子午卯酉。“俗人”在進入音樂的世界里以后也就不俗了。
作曲家在創作一首樂曲時,盡管有其當時的創作背景,但作為后來的欣賞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態、此時此刻的背景、此時此刻的理解來欣賞,而不必非要追思作曲家當時的心境,所以說對于音樂只有欣賞,沒有如何欣賞。
展開來討論一下,貝多芬那種不向命運低頭和奮勇抗爭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樣,舒伯特那種激情似火,但在現實世界里得不到理解的孤寂也在他的旋律中時隱時現。是的,他們的作品似乎都好理解,但對于莫扎特的作品,我真的感到有些疑惑,我甚至懷疑他的作品就是來自于上蒼的旋律,一種我們人類說不清道不明,但卻十分動聽的“純音樂”......。對于莫扎特的作品,你除了欣賞還能怎樣?
如果說到鋼琴曲,我覺得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欣賞:一是旋律之美,這里面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理查德.克萊德曼的作品,他的作品簡潔、流暢、動聽,也易于理解。二是演奏家的技巧之美,我們經常能夠從郎朗和李云迪這些大師在演奏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時感受到這種技巧之美。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朗朗鋼琴曲欣賞大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朗朗鋼琴曲欣賞大全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