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樂器產業進入“創”時代
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的漳州樂器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彈出了自己的新樂章,成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從無到有,從代工到品牌突圍,如今漳州共有樂器相關企業4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5家,年產值在15億元左右,形成了集群化發展的態勢,而且在前進中不斷轉型升級發展,研發出一個又一個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漳州樂器產業,正快速走進“創”時代。
從無到有創造新產業
“最近正在趕制法國和澳大利亞的兩批鼓棒訂單,其中法國訂單7000多副,澳大利亞訂單2400副。”7月24日,走入位于漳州薌城區北斗工業園的漳州漢旗樂器有限公司,只見車間內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制作、打樣、上漆……
漢旗樂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專業生產鼓棒、鼓系列、吉他等樂器產品,小鼓棒銷量在國內占領先地位,產品遠銷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等世界各地。
“許多人都以為鼓棒無非就是兩根小木棍而已,沒什么技術含量,這是一種誤解。”漢旗樂器總經理謝團東笑著說,和傳統的大鼓槌不同,西樂的小鼓棒是專門用于架子鼓等打擊樂器,由于要經常打在銅镲上面,甚至要朝著銅镲邊沿棱角用力敲打,所以對木材的質地和紋理要求很高,否則很容易折斷。
為了做出質量過硬的小鼓棒,敲出好音色,漢旗公司最后選中產于美國北部的山胡桃作為鼓棒主要材料。10多年間,漳州漢旗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從籍籍無名的小作坊,成為全國知名的打擊樂品牌。
“上世紀90年代,依托與臺灣的地緣優勢,漳州引進了兩家臺灣吉他生產企業雅歌和玉豐,開始了現代樂器產業的發展,填補了漳州市現代樂器業的空白。”漳州昱恒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漳州市樂器商會會長吳順南說,歷經20多年的發展,漳州的樂器產業越做越大,聚集效應凸顯,并培育了一大批樂器行業的人才。
注重研發創造新技術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起步較晚的漳州樂器業,如何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呢?
“聚集人才,注重產品及技術的研發。”漳州亞東鋼琴總經理洪亞東說,公司已引進了許多人才,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生產技術難題,有些技術創新甚至領先同行業,取得專利。
“如鋼琴自動化背架打隼設備的創新研發。”洪亞東說,在生產中,鋼琴背架需要進行打隼,以安裝支架,現有技術都是采用手動工具進行打隼,速度慢、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現公司研發的這個設備,可實現全自動打隼,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打隼效率高、打隼準確等優點。
“像這樣的創新還有許多。公司初創時期,是依賴別人生產的零部件進行組裝,現在鋼琴的自產率逐步提高,現已達六七成了。”洪亞東說,做一臺鋼琴有將近1萬個組件,對于一個鋼琴企業來講,最核心的生產車間是馬克的生產車間,也就是鋼琴的音源部分,是技術最核心的部分,現公司已有完整的數控配碼、裝碼釘、鏟碼坡、背架生產、鋼板鉆弦軸孔等數控流水線操作系統。
在謝團東的帶領下,我們再次走進車間,參觀了漢旗自主研發并擁有國家專利的“自動稱重分選裝置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
“別看只是兩根小木棍,它是樂器的一部分,也是樂器。”謝團東說,不同的樂手會根據自己的喜愛及需求購買不同重量的鼓棒,為了保證每副鼓棒中每根的重量一致,因此需要在鼓棒出廠銷售前對鼓棒按照重量進行分級配對。以前都是要人工用天平一根一根稱重,“太耗時,工作效率又非常低”。
“這臺設備是公司研發的。”謝團東說,設備包括控制器、推送機構、分級推桿機構、自動稱重平臺等,通過各項數據參數的預先設定,當一大筐的小鼓棒通過傳輸帶時,重量相近的鼓棒都會被分級自動挑選出來投射到同一個容器里,而且被挑選出來放在一起的鼓棒,相互之間的重量差不超過1克。
“第一和第四根吻合,第六和第八根吻合。”在音高配對室里,只見技術工人從一大堆同級的鼓棒中,每次拿出10根對著辨音器進行敲打,設備馬上進行音質分析、配對,并且馬上在電腦顯示屏上顯示出配對結果。
“目前國際上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大公司擁有同類的技術,漢旗自主發明的這個基于共振頻譜識別的鼓棒配對系統正好填補了國內這項空白,本系統也已申請發明專利。”謝團東說,現漢旗公司已有近30項國家專利,多項國內外的發明專利己被受理,這些自主知識產權有效地助推著企業的發展。
亮出品牌創造新價值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代工到自我研發、到開始尋求品牌突圍。漳州樂器產業要如何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呢?
“要有核心技術,才有核心競爭力。”洪亞東說,為了讓品牌擁有個性和品質,亞東鋼琴引進人才,加大研發投入,一舉拿下了“立式鋼琴強化鑄鐵骨架”和“鋼琴鑄鐵板高音區結構”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立式鋼琴強化鑄鐵骨架”鑄鐵板內部沒有氣泡,穩定性大大優于傳統翻砂鑄鐵板,可承受20噸以上的弦張力,不扭曲變形,大大增強鋼琴的穩定性。
“‘鋼琴鑄鐵板高音區結構’可使鋼琴的聲音在高音區延長5~7秒鐘。”洪亞東說,這可大大提高鋼琴的音質及彈奏效果,這兩項技術實現了鋼琴核心部件——聲源系統的自主研發生產。
亞東鋼琴有限公司總協理李瑾娟說,公司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有自己的設計圖稿,有自己的數據,基本上可以實現80%的數控化。
“企業要發展,就要有核心技術,要有自己的品牌,公司的第一個鋼琴品牌是‘龍江’。”洪亞東說,“龍江”源自漳州的母親河九龍江。2015年,公司還引進德國百年鋼琴品牌撒森霍夫,主要生產中高端撒森霍夫三角鋼琴、立式鋼琴,使得在國內外的鋼琴市場有了一席之地。
在這一點上,漢旗樂器深有同感。“漢旗”兩個字充滿中國風,“漢”就是中國,“旗”就是旗幟。
“除了漢旗外,公司還有多個商標,在國內外市場并用。”謝團東說。
“要重視自有品牌。”吳順南說,昱恒樂器在初創時,就注冊“YH0596”“SEVENDROP”等多個商標,目前在國內市場已有較高知名度。
“事實上,許多漳州樂器企業都逐步亮出自己的品牌。”吳順南說,如雅歌樂器的“鬼力GRAZY”、龍吟樂器的“麥杰克”、旭日樂器的“ADELA”等,都活躍在國內外樂器市場上。
“擁有核心技術,樂器企業的生產自主性大大增強,企業就能得到高質量的發展,提升了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薌城區知識產權局局長汪懷明說,下一階段,還將對企業專利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品牌商標建設等工作進行指導,引導企業建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讓漳州樂器產業彈出更美樂章。(本報記者蕭鎮平白志強通訊員鄭凱鄭文典陳智勇文/圖)
記者手記>>>
用核心技術推動長遠發展
歷經20多年的發展,漳州現代樂器產業越做越大,聚集效應凸顯,并培育了一大批樂器行業的人才。但是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做大,就需要企業有長遠的考慮,舍得引進人才、投入研發。
專利源于技術的發明創造,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夠有效地保證企業市場競爭地位,企業在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得到高質量的發展。有了自己的研發成果、自己的專利,亮出自身的品牌,從而能推進企業更長遠的發展。(本報記者蕭鎮平)
《福建日報漳州觀察》由福建日報社主辦
歡迎各縣(市、區)報道組、各機關單位宣傳干事、各鄉鎮宣委等投稿!
投稿郵箱:fjrbzz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