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卡農初學版鋼琴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卡農初學版鋼琴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后的一個小節,最后的一個和弦,融合在一起,給人以一個神圣的意境??ㄞr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復調音樂
Pachelbel(卡農的作者),德國人。
帕赫貝爾的卡農約作于1680年。帕赫貝爾的卡農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創作的D大調卡農和吉格)。
卡農》是帕赫貝爾為了紀念亡妻而創的作品,“卡農”在圣經里意為“規律”,或“輪唱曲”,所以,“卡農”并不是這首音樂的名字,而是曲子的曲式。彈過《卡農》的人都知道,它從頭到尾只有八個和弦,來回重復,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后的一個小結,最后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不管生前怎樣,到了最后一刻,他們會永遠的在一起,永不分離。作者仿佛想借著這種方式來暗喻著,他將追隨亡妻,對亡妻的感情致死不渝...... 對我來說,每次聆聽卡農,感受是同樣地刻骨銘心,盡管我已經聽了它不下數千遍,盡管我有近40個不同的演奏版本;而每次我都會按照不同版本,一遍又一遍地聽,讓自己沉醉,然后莫名感傷,接著沉默,思緒開始發呆,沉溺在感動之中。我感動,我感動于這首音樂是如此的完美;我感動,我感動于我自己能理解到作者的暗喻;我感動,我感動于世界上有這樣如此忠貞純潔的愛情...... 在當今這樣一個喧鬧的世界里,人們的感情還那樣純潔嗎?在燈紅酒綠的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是游戲還是責任?在這個腐爛的社會中還有純真爛漫的愛情嗎? 我想,這些烏托邦的思想和感情,也許只有在《卡農》中才能體會的到了......
作者是Johann Pachelbel帕赫貝爾。
卡農Canon是一種曲式的名稱,這種曲式的特征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復同一段樂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復達廿八次之多,可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能御簡如繁,作者可說已臻化境。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卡農初學版鋼琴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卡農初學版鋼琴曲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上一篇
一架鋼琴多小錢,一架鋼琴多小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