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鍵與黑鍵統(tǒng)稱為鍵桿,白鍵稱為白鍵桿,黑鍵稱為黑鍵桿,它們又被稱為琴鍵、琴首、毽子,是鋼琴的彈奏部分。白鍵與黑鍵在鋼琴上有多少,是隨著鋼琴的音域范圍與琴弦的音名而確定的。通常家庭用的88組琴弦標準鋼琴,共有88個鍵桿,這些鍵桿按照12個鍵為一組的分法,共七又四分之一組。每一組里有7個白鍵和5個黑鍵。
白鍵與黑鍵的一些重要尺寸,已經形成了國際通用規(guī)格或是區(qū)域性國家標準。我國鋼琴標準規(guī)定:88鍵鋼琴總體寬度為1215~1235毫米;白鍵前段長度為50~52毫米,黑鍵(鍵桿上的構件)長94~96毫米;黑鍵(上部)表面寬度為9.5~10毫米,前端高度距白鍵表面為11.5~12毫米。
白鍵的前段粘貼著白色的薄片----白鍵貼面,黑鍵的前段粘貼著黑色的隆起構件------黑鍵貼木(通常稱為黑鍵)。白鍵與黑鍵的前段為琴鍵的外露部分,在鋼琴標準里對琴鍵的尺寸要求,都是為琴鍵的外露部分而規(guī)定的。對于白鍵和黑鍵的后段尺寸,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這是由于后段尺寸要根據前段相關尺寸與琴弦分檔距離的相互找應付而確定。鑒于不同的鋼琴的琴弦分檔距離不盡一樣,所以白鍵、黑鍵的后段尺寸也不能統(tǒng)一。
琴鍵之間的間隙標準是多少?
很多白鍵、黑鍵布列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鍵盤以后,琴鍵與琴鍵之間應該有一個固定不變的間隙,這個間隙被習慣地稱為鍵縫。琴鍵之間所以留出鍵縫,是為了保證琴鍵的運動靈活,在琴鍵工作的時候不致相互磨擦與碰撞;當琴鍵發(fā)生微小變形的時候也不致互相阻礙各自的運動。鋼琴的鍵縫應該固定,不能隨著彈琴作用力的變化而發(fā)生任何變動。鍵縫一般要求在1毫米左右。鍵縫過小,容易使運動中的相鄰琴鍵之間發(fā)生阻礙;鍵縫過大,則不但影響美觀,而且容易使雜物、灰塵等進入縫隙,給琴鍵的工作造成障礙。此外,鍵縫還應該要求順直,不能有曲彎折拐,前后縫間均勻一致并且保持穩(wěn)定不變。這都是保證琴鍵運動靈敏所必需的條件。
琴鍵用什么木材制造好?對制造琴鍵的木材有要求嗎?為什么?
琴鍵(鍵桿)應該使用比重小、強度比較高且不容易變形的木材制造。比重大的木材其機械運動阻力大,彈奏琴鍵的時候費力、感覺過沉;強度低的木材,容易因為受力而扭變以至折斷;容易變形的木材,往往造成琴鍵運動的障礙,妨害鋼琴的正常彈奏。一般而言,選用魚鱗松、云杉做琴鍵比較理想;合資和進口鋼琴品牌大多采用上等魚鱗松及云衫木用作鋼琴制造。紅松也是可以代用的材料,但是它的抗彎強度要比魚鱗松與云杉差一些。然而使用紅松來做立式鋼琴琴鍵的并不少見。因為這些針葉類的軟質木材,都具備制造琴鍵的要求。有的鋼琴用椴木來做琴鍵,雖然這種闊葉類軟質木材的比重較小,但是如果對配料標準掌握得不嚴或木材處理不當的時候,會發(fā)生比較嚴重的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