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鋼琴師一般工資多少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鋼琴師一般工資多少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到了北京后,郎朗跟著爸爸住在豐臺區白紙坊的一間筒子樓里,媽媽卻一個人留在沈陽工作,用她一個人的工資來支撐著這個家。為了郎朗,媽媽每月只花掉100元的生活費,卻把剩下錢全寄到北京。 不久,中央音樂學院的趙屏國教授見到了郎朗,認為郎朗的智商比較高,很有音樂天賦。趙教授對郎朗的爸爸說:“如果我下工夫培養,這孩子將來的發展前途絕不亞于著名的俄羅斯年輕鋼琴家―基辛。”這樣,郎朗被趙屏國教授收為弟子。 每天上午去上文化課,下午去學琴。為了更多地了解鋼琴知識,爸爸每節課都要站在郎朗教室外“偷聽”,等下課回家后,父子倆是一邊吃飯一邊還在討論老師教的課。10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 郎朗每天要完成8個小時的訓練,漸漸地,他可以熟練地彈奏難度很高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還能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就連后來著名指揮家馬澤爾都感到驚訝:“郎朗的鋼琴基礎在哪里打下的?”有人告訴他說:“郎朗是在中國學的。”馬澤爾表示難以置信。具體這個老師是誰的確很難再追究了不過一個當時“彈得什么都不對,橫豎都不對”的小孩如今能成為和多個世界頂級樂團合作的鋼琴家也算是個奇跡了哈!
那一年,郎朗第一次接觸到了鋼琴,那時候他非常喜歡看動畫片,特別是聽到《貓和老鼠》的音樂,就能跑到鋼琴前把音符敲出來,仿佛天生就知道音符的和諧與不和諧。
后面就開始了鋼琴結緣的故事。
1、考研;
2、去樂團;
3、當老師;
4、職業鋼琴師;
5、開培訓班。
6、調音師。
……
目前看來,當老師和進樂團似乎是最常見的選項,其中當老師也具體分很多類型,大中小學、培訓學校、職業培訓、特長班等等待遇千差萬別,月入三四萬和三四千的都有。
具體就得看追求和水平了。我媳婦學校前年有個剛考進來的音樂老師就是央音的,家里不差錢,想送她去澳大利亞深造,畢業后回來讓她考編當老師。她不想去,外語也不怎么好,所以畢業第一年兼職家教,其他時間用來學習,考完教師證沒幾個月就考上編了。性格隨和,形象氣質也不錯,入職一年就跟大部分老師都相處很好,現在是學校重點培養對象,經常出省學習交流,去年兩次跟隨市教育系統代表團出去參加比賽。雖然六七千的工資對于她們家而言九牛一毛,但是沒等考研就提前實現了當老師的愿望,而且備受器重。
進入專業樂團是很多樂者的夢想,但是想混出名堂估計還得考研,否則剛性競爭力就吃虧了。但是名校出身,學的又是貴族樂器,去培訓學校或者特長班一類的,就算不少賺,心里也不太能接受。所以考老師的同時去帶帶家教還是不錯的,有些老師業余收入比工資都高。
想進編制就是學校或者國企央企,要不就是公務員(現在很多公務員招聘是需要有音樂舞蹈方面特長的,人家也不說,同等條件下你有你就贏了);進不了編制可以去樂團或者培訓機構,掙錢也不少;如果家底不錯又有經商頭腦的,可以自己開機構或者工作室。不只是這三種,道路還有很多條,看你怎么選了。而且在人工智能時代,這種有創造性的傾注人的感情的藝術一定是最后被取代的,畢竟機械電子類的技術只是被動的技術上的演奏鋼琴,而藝術之美在于以人為本,更注重的是人自身的體驗……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鋼琴師一般工資多少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鋼琴師一般工資多少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