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鋼琴十二平均律怎么調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鋼琴十二平均律怎么調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鋼琴是十二平均律樂器。它所發出的音,除同度和八度完全協和外,其他各種音程都不同程度的偏離純律那樣的頻率呈簡單整數比的“純”。
倘若以某一音為起點去直接一個一個地分別調準八度內的12個音,那將是難以做到的。一般來說,在小字組和小字一組,以純正音程的“純點”作為“參照點”,以拍頻作為“尺度”,四度、五度、三度、六度還是可以調得合乎要求;至于二度、七度以及增四度、減五度就很難調準了,即便是受過嚴格訓練的“音樂的耳朵”,調出來的音也難以達到藝術上的要求。
經驗證明,在鋼琴上調好十二平均律,需要分幾個程序來完成:
?。?)首先靠聽拍音建立(調準)一個基準音組(生成一個八度內的12個音)。基準音組通常設在小字組與小字一組之內。
?。?)利用同度的“純”(無拍音)調準各同音弦。
(3)利用八度的“純”完成基準音組基礎上的擴展調音,即調準基準音組上方及下方其他各組的音。
十二平均律最早是中國學者在1581年(明·萬歷年間)之前就創造出來的,發明人是朱載堉。
十二平均律,亦稱“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組音(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鄰兩律之間的振動數之比完全相等。
十二平均律是指將八度的音程(一倍頻程)按頻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個半音即小二度。
一個大二度則是兩等份。將一個八度分成12等份有著驚人的一些湊巧。它的純五度音程的兩個音的頻率比(即2 的7/12 次方)與1.5 非常接近,人耳基 本上聽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別。
十二平均律在交響樂隊和鍵盤樂器中得到廣泛使用,現在的鋼琴即是根據十二平均律來定音的。
世界上最早根據數學制定出十二平均律各音的準確高度的是我國明朝大音樂家朱載堉(1584年)。
十二平均律,亦稱“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組音(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鄰兩律之間的振動數之比完全相等。
十二平均律是指將八度的音程(一倍頻程)按頻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個半音即小二度。
一個大二度則是兩等份。將一個八度分成12等份有著驚人的一些湊巧。它的純五度音程的兩個音的頻率比(即2 的7/12 次方)與1.5 非常接近,人耳基 本上聽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別。
十二平均律在交響樂隊和鍵盤樂器中得到廣泛使用,現在的鋼琴即是根據十二平均律來定音的。
中國明代音樂家朱載堉于1584年首次提出“新法密率”(見《律呂精義》、《樂律全書》),推算出以比率將八度音等分為十二等分的算法,并制造出十二平均律律管及律準,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樂器。他用九九八十一位算盤計算出來準確到25位數字新法密率。
是明朝中葉的皇族世子朱載堉發明的 皇族世子朱載堉發明以珠算開方的辦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數列,具體說來就是:用發音體的長度計算音高,假定黃鐘正律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長為2尺,然后將2開12次方得頻率公比數1.059463094,該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黃鐘正好還原。
用這種方法第一次解決了十二律自由旋宮轉調的千古難題。在朱載堉發表十二平均律理論之后52年,Pere Marin Mersenne在(1636年)其所著《諧聲通論》中發表相似的理論。十二平均律,亦稱“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組音(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鄰兩律之間的振動數之比完全相等。十二平均律是指將八度的音程(二倍頻程)按頻率等比例地分 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個半音即小二度。一個大二度則是兩等份。將一個八度分成12等份有著驚人的一些湊巧。它的純五度音程的兩個音的頻率比(即2 的7/12 次方)與1.5 非常接近,人耳基 本上聽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別。十二平均律在交響樂隊和鍵盤樂器中得到廣泛使用,現在的鋼琴即是根據十二平均律來定音的。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鋼琴十二平均律怎么調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鋼琴十二平均律怎么調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