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老馬)
漠河這個地方讀小學時就聽老師講到過,依稀記得那是中國的最北端。1987年,大興安嶺發生的一場森林大火,更是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漠河這個地方。2020年深秋的一個周末,我和作曲家水木亞丁,劉中昭,夏波等在成都百花潭公園喝茶,聊天,談藝術。中途小夏突然告訴我:“馬老師,最近有一首歌叫《漠河舞廳》很火,你可以考慮彈一下”。于是我找來了《漠河舞廳》反復聽,歌曲深深的憂傷和思念之情讓人感動,它和樸樹的《白樺林》異曲同工,很煽情。其實,這首歌曲背后確隱藏著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漠河有一對夫妻,妻子在1987年“5.6”火災之中不幸遇難,此后丈夫30年沒有再娶,一直獨自生活,也沒有自己的孩子,他經常到事發地附近的舞廳去一個人跳舞,后來干脆自己經營起了舞廳,取名“漠河舞廳”借以懷念熱愛跳舞的妻子康氏。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凄美的故事一直在流傳。我錄的演奏視頻網上可以搜,輸入:“漠河舞廳大叔鋼琴”即可。錄完這首歌之后好一段時間,漠河都一直縈繞在我心頭,并使我萌發了去漠河看看的念頭。轉眼,三年過去了,疫情也終于結束,今年夏天終于抓住了機會前往漠河。于是,一路北上,并從煙臺乘船過渤海,再從大連乘高鐵經哈爾濱直奔漠河而去,只是哈爾濱到漠河沒有高鐵只有普快。
漠河位于大興安嶺北麓,屬于我國的最北端,與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隔河相望,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邊界。漠河周邊基本被白樺林覆蓋,一眼望不到頭,不由得不使人聯想起樸樹的《白樺林》。漠河原來曾被叫做漠河鄉,漠河公社,漠河縣等,最終在2018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漠河市(縣級市)。老的漠河市區在1987年的大火中基本被毀,現在的漠河市區大都是1987年以后新建的,那成片的白樺林也是87年火災后飛機播種重新栽種的。漠河舞廳就坐落在市區的街上,現在成為了一個網紅打卡地,要20元錢門票。據當地導游小趙講,火災中失去妻子的老張,十幾年之后還是和一個帶著孩子的女人重新組建了家庭,繼續著生活。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對老人充滿同情和敬意并表示充分理解。當然,歌曲是一種藝術創作,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一般去漠河旅游主要是去北極村和北紅村,北極村是成熟景點,需要購票,北紅村是新建景點,無需購票。北紅村相對來說內容和基建都要簡單一些,但它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里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最北端,最北點,北緯坐標是53度33分,從地圖上看朝鮮那個北緯38度的三八線,還有海南島中部有一個北緯18度線,就知道到漠河要向北走多遠了!
北極村內有很多民宿,賓館以及眾多小景點,觀光車來回穿梭著,還有最北郵局,最北加油站,最北哨所等等“北之最”,喇叭一直循環播放著《漠河舞廳》。晚上,在黑龍江邊的北極村七星廣場還有篝火晚會,熱鬧非凡。我緩緩漫步在黑龍江岸邊,望著對岸那曾經屬于大清的黑黝黝的森林、野地,心中若有所失,不是滋味。我在想,對岸的土地還有可能回到祖國的懷抱嗎?可能性微乎其微!1858年中俄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喪失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大片國土,成為了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因此,我對什么中俄合作無上線之類很不以為然,你和一個強盜、一個仇人怎么合作?是不是要把我全東北都給合作進去?對岸這頭北極熊是極為蠻橫和嗜血的,老毛子可不是省油的燈約,中國與它打交道可是虧大了,這是有史為證的啊!即便是共產黨掌權后的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等時期,中國也沒有占到什么便宜,更何況現在普金了。好了,不提這些往事,說起來沮喪。
漠河除了北極村北紅村之外,還有一個觀音山景區可以看看(需購門票),它距北極村30多公里。據說坐落在這里的觀音是在海南塑的,然后運過來安裝,形成了南北觀音遙相呼應,但香火似乎并不旺盛。其實這個地方叫胭脂溝(也叫老金溝),當地人把有金的河稱為溝。清朝末期在此開辦了金礦,創辦人是李金鏞,這應算是中國最北的金礦了,也是中國對黑龍江流域最早的開發之一。金礦前后經歷了100多年,給清廷上交了不少稅銀,現已廢棄。至于胭脂溝的得名則有兩個傳說:一說是金礦的金子運往京城過程中經層層盤剝,最終到皇宮時僅夠慈禧買胭脂的了。還有一個說法是,金礦紅火的時候很多妓女也紛至沓來,她們的胭脂紅粉把整個老金溝都給染了。
李金鏞是一位頗有愛國情懷和建樹的清官和慈善家,在他的治理下,金礦營運良好,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56歲。此外,他還長期和俄國官方與盜匪周璇,大義凜然,據理力爭,足智多謀,守住了當時與俄有爭議的100多平方公里的國土,值得尊敬。現在無錫,長春,漠河(胭脂溝)都建有李金鏞的祠堂。
最后總結一下,去漠河要抓住三點:
1.北極村,北紅村看最北端。
2.了解“56”大興安嶺森林火災,《漠河舞廳》及背后的故事。
3.李金鏞和胭脂溝。
老馬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