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向鋼琴用戶講解一下從彈下琴鍵到毛氈榔頭敲擊鋼絲需經過三級杠桿連動的大致過程。其一,這些上下運作轉動點的“軸承”(琴鍵的一級杠桿除外)是由呢氈圈裹著申達針所替代,而管制呢氈的軸架又是木材制成;其二,黑、白鍵前端底面長方形扁銷釘孔和琴鍵中處定位孔的呢氈和琴鍵本身都是極易受潮。此些材料受潮之后的摩擦系數隨著膨脹系數的升高而增大,長時間受潮就產生了琴鍵回返滯呆,嚴重的甚至彈奏無聲。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兩三年內的新鋼琴容易產生這種問題呢?這很簡單:
1.新琴的鍵盤、機芯的磨合還沒到位。特別是鋼琴的初學者往往是彈奏全鍵盤的中間部分,所以“琴鍵不起”的故障也往往是出在低音和高音部位(不經常彈奏的鍵位)。為此我建議新鋼琴的用戶不能忽視全音域鍵盤的磨合。
2.天氣問題導致琴鍵不起。很多時候客戶會反應琴鍵不起了,有的是調了沒幾天,有的是調了沒幾個月,那到底為什么不起了呢?首先了解下鋼琴琴鍵是木頭做的,木材會因為濕度溫度而變化,濕脹干縮原理,琴鍵下端會有兩個釘子,一個在琴鍵中間叫圓銷釘,一個在琴鍵前端叫扁銷釘,鍵底有紅呢子,為了防止釘子和琴鍵摩擦發出聲音,太濕或太干都會引起琴鍵變形,導致不起,如果鋼琴不經常使用,就會有大面積的琴鍵變形不起,很多鋼琴出現問題都是不經常調修(半年左右調一次),不經常調或用的鋼琴就會有更多不穩定因素,出現問題的頻率也大大增加了。就好比汽車、電器,或其他機械運動的等等物體,不使用都是會放壞,這個道理很簡單,很多不理解的客戶會覺得是調律師導致,調律師當時調好后都會試琴,也會讓客戶試好琴后再離開,調律師是無法掌控您家里溫濕度,掌控木材變化的。
3.鋼琴的制造質量有問題。制造鋼琴配件和調試鋼琴的生產車間都是恒溫和恒濕度的,特別是恒濕度的規定是50~70%,等裝配完畢后送入上述規定的恒溫和恒濕度的調音車間內放置20天,在這20天里還要以均等的時間間隔內調5次音(從撥弦到精調要調8次音),最后經驗收合格方能出廠。其實在這20天里,一方面是回應琴鋼絲的應力和均勻音板的受力面,另一方面就是在規定濕度下以20天為期限的機械運轉部位的檢測。在我們國家里,有多少廠家能做到如此的規范,你不知,我不知,只有廠家自己知。所以買鋼琴要買大廠家或者上市公司有保障的道理就是在這里,千萬不要迷信那些五花八門地用名人或音樂家起名(或是監制)的鋼琴,生產地盡管是在國際大都市,廣告吼得震天響,但規模卻是小的只有幾千平方的作坊。
上一篇
numb鋼琴曲,numb鋼琴曲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