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孩子在彈琴外的時間談談心,交流交流彈琴的必要性,目標,那怕他(她)還是5歲的孩子,平等的交流比訓斥更能深入孩子的心,讓孩子明白這是他(她)人生的第一件"工作",選擇了就得踏踏實實做好,不允許半途而廢。
孩子再小,天性里都有好勝心,我們家長要做的是把這樣的好勝心理引導到具體彈琴上來釋放。這樣的交流經常要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要用"誘供"的口吻,孩子對家長有天生的服從,注意這樣的服從要有一定的平等性。
2、每天練琴不要機械地規定練習的遍數
(盡管老師布置作業是以遍數的方式,因為這樣量化直觀)要求孩子應該嚴格嚴謹按譜面有表情地彈奏,高質量完成練習,家長應在全部練習過程中,全程陪練,不要讓他(她)自行練習,避免孩子草草敷衍塞責地彈奏。
僅僅檢查最后一遍是不夠的,嚴格要求的情況下,必然出現沖突,甚至于出現孩子聲淚俱下的情形時,暫停彈奏,待孩子安靜后重新開始,不要養成哭鬧就可以不練的習慣。
3、家庭內應形成孩子固定時間練習,不要隨意改變練琴時間,為此家長應相應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尤其是雙休日,讓孩子頭腦里此時間就是彈琴時間的意識。寒暑假應和孩子共同協商制定練琴計劃。
4、在高質量完成練習的前提下,可以酌情減少遍數,但不用擔心,隨著學琴程度的加深,你會發現高質量練習和手指基本功是正相關的,自然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
如果孩子總是用比老師規定遍數更少就能按要求完成樂曲,說明孩子接受力大于老師的周課要求,應和老師溝通加大所練習曲目數量,加快學習進度。
5、既然孩子都能做到不長的時間內學會五線譜,家長的要求是您要能視譜,請不要用工作忙等別的種種理由來為自己解釋推托。您的文化程度遠大于學習五線譜所需要的程度,這樣才能監督孩子的彈奏。
當出現錯誤及時糾正,不要問題留給每周老師來處理,當然不需要象孩子那樣嫻熟。最低要求您也要學會看懂譜面的各種記號。家長有音樂知識的孩子遠比其他孩子學得輕松。有興趣的家長甚至可以考慮和孩子一起學琴,競爭性學琴會加強孩子學琴的上進心及學琴的趣味性。
6、不要提前告知孩子在固定的彈琴時間后還有其它的他(她)更感興趣的活動,并盡量錯開這樣的安排,以免孩子分心,心無旁騖地半小時比漫不經心的兩小時更有效率。
不要用看電視,買零食,玩游戲作為孩子練琴的額外獎賞,這是每天的"工作"如同他(她)每天必須完成的學校家庭作業。
7、和鋼琴有關的課外書籍,音樂會,多多益善,不要怕影響了練琴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功。提高孩子的學琴興趣。
多和孩子講講學琴相關的音樂家典故,樂曲的來源,背景知識,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演奏家,可幾乎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音樂的愛好者。
前提是您自己要多花時間搜集,搜集的過程也是您自己學習音樂,修身養性的過程。不必全都要購買,那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網絡上有很多免費的資源,您缺少的僅僅是發現。
8、不要在孩子面前多提學琴費用,家長如何花費了心血精力之類話題,點到為止,這不全是你要求孩子應該學好鋼琴的砝碼。
你的付出就是一種責任,是我們帶孩子來到這世界與生俱來的義務。給他(她)減少心理負擔。避免孩子出現我是為了父母的付出而學琴,我是因為媽媽爸爸要我學琴我才學琴的負擔心理。
9、制定年度的學琴計劃,宜和鋼琴老師溝通,對孩子年度要達到的目標了然于胸。一般分為兩段,8月至次年春節前為一段,節后至7月底為另一段。
良好切實可行的年度計劃基礎上,請細化月度計劃,并根據月度學習完成情況,調整下月安排。多個年度計劃順利完成的基礎上,可以規劃更長遠的音樂人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學習鋼琴是相對孩子童年漫長的過程,幾乎會伴隨他(她)整個心智,世界觀形成的過程,會遇到的問題遠比我提到的要多得多。鋼琴教育是孩子素質教育的一種,既是考驗琴童的能力,也更是考驗家長各方面的參與,不要總是說:孩子學琴沒達到我們這樣那樣的目標。要多問問自己為了此目標,家長們自己做了多少?還能做多少?
用孩子藝術天份少,也許能解釋他(她)沒能成為鋼琴演奏家,但實實在在地培養起一門興趣,打開了音樂的大門,提升個人素養,是可以達到的目標!
學琴具體來說是學習鋼琴演奏技能,更大程度上是在學琴過程中讓孩子性格磨練。意志培養,心智開發,人格完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您的更深的參與,更多的投入都是完全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