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科普1:教材系列】---合集篇《學鋼琴科普1:學鋼琴三件套,教材系列,你都用對了嗎?【合集版】》
【學鋼琴科普2:識譜系列】---合集篇《學鋼琴要打基礎,到底什么是基礎?如何學習?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學鋼琴科普3:手指能力】
第1篇:《教鋼琴初學者,應該先認音還是先教手型?》
第2篇:《彈鋼琴,怎么練出靈活的手指,正確的手型,放松的彈奏?》
第3篇:《彈鋼琴,手指折指?手腕晃,手臂累,練久了腰背酸?都是這點惹的禍!》
記得有一次0基礎開始學習的成人學生反饋,“楚楚老師,其實我發現天天練快速跑動,并不能有效提升手指速度。一快就糊,降速后也快不了多少。但是反而是其他的練習,比如通過哈農做的高抬指,斷奏,彈跳等慢速練習,做完以后再跑,原來吃力的速度,居然輕松了,所以還能向上提速!”
“是的,手指練習從來不是按照練習曲的方式照本宣科,把每條從頭到尾彈出來就好了。是要通過不同類型的手指訓練,才能起到效果。”
彈鋼琴時想跑得快?輕重強弱自如控制?先來看看手指力度和速度提升,需要的基礎支撐有哪些~
我是與鋼琴為伴,喜歡琢磨教學的鋼琴老師楚楚。9年一線沉浸式教學(小朋友/成人),善于規劃鋼琴學習,重視基礎,教學化繁為簡,系統學習與結果測評,開朗歡樂,但要求嚴格的90后老師。
和學生們一起進入音樂的世界,感受樂譜溫度,鋼琴典雅~學鋼琴≠彈鋼琴,學鋼琴是音樂學習的美好體驗~!
1.手指獨立性和靈活度
每根手指彈下去的音,不能根根分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音質顆粒感,就沒有速度上提的前提條件。
一提速就糊,噠噠-噠噠噠,等長的音,因為手指能力的差異,彈成一片短一片長,節拍器打節拍器的,你彈你的......其實是手指獨立性和靈活度不足,需要通過哈農(基礎-進階)或者什密特(中高階段)訓練提升。
比如基礎階段必彈的《哈農》,通過6種不同的訓練方式,如彈唱,跑動,高抬指,斷奏等等進行手指獨立性和靈活度的訓練,還可以加入強弱力度,變化力度的對比訓練。速度X力量都練到了,一舉兩得!
有興趣就可以彈,有條件還是要找老師。畢竟基礎打好了,無論學到哪個階段,都是可以長久,甚至終身陪伴的技能,并且彈曲目的時候就不用操心手指了。
2.手型架構的正確與穩定
手型架構正確與穩定,確保了力量能夠通暢的傳遞到指尖,這樣就能靈活的調用力度和速度了。
撐起的飽滿的手掌中庭就像房子的屋頂,頂高結構結實,手指的活動空間就大,活動起來就自如,放松的情況下也更好調用。注意觸鍵位置的正確和手腕高度,不要折指,不然力量也跟著大打折扣~
3.發力與放松的自如協調
彈著彈著,跑著跑著就好酸好累,手背累,手腕酸,手臂也又酸又累,甚至還有肩膀大臂很累的同學,都是力沒用對地方,發力和放松不協調,或者只有發力不會放松,造成的!
正確的發力狀態找找看:手臂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不要握拳也不要繃直,自然放松即可。隨著時間,能夠感覺到手指指尖越來越重,手腕提起手指,落鍵彈奏,音色的這種有深度的錘重感,就是指尖發力和其他部位放松的正確方式。別再壓手腕和用整條胳膊砸琴鍵了......
4.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
手指能力的練習非一日之功,需要融入到每周的日常練習中去。一般我給學生們回課的時候,也是重點的檢查和訓練項目,會占據課堂時間40-50%。鋼琴課可不只是教曲子怎么彈,而是要學方法,做訓練,這些可以讓你以不變應萬變的曲目。
有條件的情況下,不要放棄和好的老師學鋼琴的機會。學鋼琴≠彈鋼琴,學鋼琴是體驗音樂學習思維和美好感受!
我是與鋼琴為伴,喜歡琢磨教學的鋼琴老師楚楚。9年一線沉浸式教學(小朋友/成人),善于規劃鋼琴學習,重視基礎,教學化繁為簡,系統學習與結果測評,開朗歡樂,但要求嚴格的90后老師。
和學生們一起進入音樂的世界,感受樂譜溫度,鋼琴典雅~學鋼琴≠彈鋼琴,學鋼琴是音樂學習的美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