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寧次之死鋼琴曲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寧次之死鋼琴曲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一說到日軍,不得不說到二戰日本帶給中國的災難。二戰侵華時期,日本一共造成了我國直接傷亡人數達到了3500萬以上,9000多萬人成為難民。直接財產損失300多億美元,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財產損失加上戰爭消耗達到了5600億美元。南京大屠殺也是中國人應該永遠記住的,這一段歷史中國人應該永遠記住的。
說到日軍的師團長相當于我軍的什么職位的話,那么就要分歷史時期來說了。
先說二戰時期,先說二戰時期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日軍的師團其實和我軍的一集團軍的編制是非常相似的,大概25000人到30000人左右,從規模上來說一個軍的人數差不多,日軍的師團是日軍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日軍的師團長一般來說都是中將軍銜。
我們從徐州會戰的實例來說,徐州會戰,日軍投入了八個師團,三個旅團,兩個支隊24萬人,而中國派遣了第五戰區,當時李宗仁調集了64個師,三個旅一共60萬人,日軍基本上就是一打三,雖然這次會戰取得了臺兒莊大捷,但是還是不能抵擋日軍南下,日軍基本上就是以一敵三,可以看到日軍一個師團雖然只有兩萬多人,但是基本上可以和我軍的一個集團軍來對抗,甚至是一個戰區。那么可想而知日軍的一個師團長從這點來說差不多就相當于我軍的戰區司令了。
但是隨著戰爭的消耗,日軍的戰斗力也是明顯下降,那么到了戰爭后期,日軍也是擴編了很多的甲種,乙種,丙種師團,那么這個時候日軍的師團長不管是從軍隊戰斗力還是師團長的實權來說都是大大降低了,所以這個時候基本上就和我軍的軍長差不多的了。
但是如果是說到現在的話,那么日軍的自衛隊一共也就是25萬人,但是有十個師團,還有很多的旅團,聯隊等等,那么平攤到每個師團的話也就只有幾千人,從軍隊規模上來說和我軍的一個團是差不多的,那么就和我軍的團長職位是差不多的,但是日軍的師團長從實權來說絕對要比我軍的團長大多了。畢竟日本自衛隊一共也就只有25萬人,只有我軍的十分之一。從軍銜上來說日軍的師團長基本上都是中將,而我軍的軍長也只是少將。但是畢竟我軍的軍隊編制,軍銜等等和日軍都是不一樣的。
簡單說下,日軍編制,軍-師團-旅團-連隊-大隊-中隊-小隊,相當于咱們國家的軍-師-團-營-連-排。
司令官為中將,極少數的是大將
師團長是中將
旅團長是少將
聯隊長是大佐
大隊長少佐
中隊長大尉
小隊長少尉
全面抗戰爆發之后,為了適應戰爭的需求,日本的師團出現了4種等級,分別為甲、乙、丙、丁。毫無疑問,甲種師團當然是4種師團中級別最高的一級。甲種師團,又被稱為挽馬師團,每個師團轄有兩個旅團,而每個旅團又轄有兩個聯隊。
日軍從明治維新以來,最先成立的17個常設師團,也就是日軍的常備軍,都是甲種師團。作為甲種師團,除了轄有的4個步兵聯隊之外,還有工兵、騎兵、炮兵、輜重四個聯隊,因此,每個甲種師團轄有8個聯隊,再加上師團部、旅團部和非戰斗人員,一個師團高達28,000余人。
如此規模的人數,已經與當時國民政府嫡系中央軍的一個滿編制軍人數相差無幾。日本甲種師團的師團長,自然也與中國軍隊軍長的級別一致。這從軍銜上也能夠看出來,日軍甲種師團師團長絕大多數為中將軍銜,而國民黨軍隊中的軍長也多數為中將。
而也被稱為馱馬師團的乙種師團,級別要低甲種師團一等,它與甲種師團的最大區別在于機動力量的差別,而這種機動力量主要在于馬匹的不足。因此,乙種師團并沒能轄有有一個騎兵聯隊,而是只擁有一個騎兵大隊,一個乙種師團的人數約在24,000余人。這樣的規模,雖然人數略少于中央軍的一個軍人數,但是日軍的武器裝備更為齊全,尤其是重型裝備遠超中央軍,再加上日本更為殘酷和嚴密的訓練,日軍乙種師團的師團長依然可比擬中央軍軍長。
而日軍的丙種師團,則主要由日軍的混成旅團擴編而成,下轄只有5個聯隊,人數約在15,000余人。這樣的人數,比之滿編高達3萬的中央軍甲種軍來說,的確不足。
但是,滿編3萬余人的中央軍在國民黨軍隊中其實極少,只有少數最精銳、最被信任的軍隊才有如此人數,大多數國民黨軍一級的編制只有1萬余人。
而在國民黨人數最多、編制也最多的雜牌軍中,有的一個軍甚至只有3000多人,好一點兒的軍甚至集團軍才擁有1萬多人。因此,日軍的丙種師團師團長大約相當于國民黨主力師的師長,或雜牌軍的軍長一級。
日軍的丁種師團情況乙丙種師團類似,丁種師團轄有三個步兵聯隊,加上其他幾個大隊或中隊的兵種,總人數約有11,000余人。這樣的人數,堪堪與國民黨中央軍主力師的人數相同,因此,日軍丁種師團師團長的級別大約相當于國民黨中央軍主力是的師長。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寧次之死鋼琴曲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寧次之死鋼琴曲譜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