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古典鋼琴家彈奏貝多芬的作品,他們謹慎地彈出每個音符,生怕錯過某一處表情符號、力度記號、踏板標記,唯恐誤讀了作曲家的表達意圖。而當爵士鋼琴家彈貝多芬時,他們并不會力求“本真”,也不那么在意對錯,因為對他們來說——“我就是貝多芬”。
即興演奏是爵士樂的靈魂。什么是即興(Improvisation)?這個詞匯并不僅運用在音樂領域。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誕生了即興戲劇,風靡歐洲近兩百年。20世紀初,畫家康定斯基用即興的色彩和構圖奠定了現代抽象派畫風。即興在許多領域中都可追溯。
腦洞大開?無中生有?
即興是怎么來的
即興不是亂彈
有些門外漢或初學者以為即興就是亂彈,但如果音與音之間缺乏邏輯,音樂就會毫無美感。實際上,即興演奏并不特別依賴于“靈感”,相反還有不少的“套路”。如同即興演講一樣,爵士即興的水平高低取決于語匯的積累(音階、節奏、和聲等)。比如,學過一些即興的朋友都知道,即興的旋律是依據和弦進行來構建的。想要毫不費力地彈好即興,需要做各種調式音階、琶音、和弦連接、節奏型等的訓練,這些基本功的習得便是掌握即興“套路”的過程。
即興又是亂彈
而對于頂級段位的即興大師來說,他們好像又可以隨心所欲,回到“亂彈”的境界。大師們在solo的時候腦子里想著什么?他們當然不用時時想著各種音階和織體,那些早都已成為一種習慣,他們想的十分簡單,只有聲音——做出什么樣的聲音,表達什么樣的情緒。這種聲音既可以是幾個音符的簡單動機,可以是一段如歌的旋律,可以是由密密麻麻的單音交織起來的音云、也可以是一巴掌拍下去的音塊聲響(比如上原廣美就多次在即興中施展錘鋼琴神技),甚至可以是在鋼琴上做出的任何音效,比如拍擊琴板、用鑰匙在琴弦上撥奏、把手伸進琴體里拍擊琴弦等等。所有的音響都來源于演奏家的內心聽覺,他聽到了,于是他就做出來了。比如爵士大師齊克·柯里亞(ChickCorea)、赫比·漢考克(HerbieHancock)。
別看大師們隨意把鋼琴當打擊樂器拍打,但是上原廣美用拳頭一拳一拳錘在鋼琴上跟普通人錘在鋼琴上是不一樣的。前者知道錘下去的效果會是什么,該用多大的力度、該用什么節奏、時值有多長、捶完后怎么銜接到下一段音樂,而后者就真的只是砸了一下鋼琴而已。
爵士樂隊中樂手必須“門當戶對”
爵士即興是一種在明確的框架模式中發揮創造力的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演奏者通常會在主題之后根據樂曲和聲進行反復的即興演奏(與古典音樂中的變奏概念有點類似),同一段旋律,同一樂手的每一次演奏都會有所不同,可以通過改變一個音高、一個附點,為它賦予截然不同的氣質,憂郁或狂喜、質樸或華麗,在爵士演奏家的手里可能只有一步之遙。
在爵士樂隊中,即興演奏的一種常用方法是,整個樂隊先演奏一遍樂曲的主題,然后幾個主奏樂手以這段主題為原型分別做即興solo,每個樂手演奏完畢后,整個樂隊再回到主題旋律來收尾。對于爵士樂手來說,他們在此起彼伏的即興中,需要相互避讓聲部、相互激發靈感,彼此成就。如果一個古典樂團中有一兩個渾水摸魚的弦樂手在小聲拉奏,可能并不會明顯地影響大局。但很難想象在爵士樂團的即興演奏中如果總是有和弦撞車、總有人反應慢半拍跟不上別人,那一定會把整個樂隊拖垮掉。所以,一個好的爵士樂隊的樂手必須具有旗鼓相當的技術和樂感,才能達到互相融合。
通過以上的介紹,您大概了解了什么是爵士的即興。但正如爵士樂大師艾靈頓公爵所說:“聆聽是音樂的核心”。想感受爵士樂即興的魅力,一定要聆聽,而且是來現場聆聽。
出生于日本神戶的小曽根真(MokotoOzone)是鼎鼎大名的爵士鋼琴家,他在美國的即興音樂圈聲名顯赫。他認為:“什么是爵士樂呢?你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爵士樂。想想看,從你每年早上醒來的那一刻起,你就在過著沒有劇本的生活,下一秒什么都可能發生,但我們不會為此煩惱。爵士樂就是生命的慶典——你活在當下。演奏爵士樂不僅僅是要追求‘正確’,對于即興創作,最重要的是表達當下的感受。”
2004年,小曽根真為著名爵士歌手伊藤君子的專輯《OnceYou'veBeenInLove》擔任制作人,為錄制專輯音樂,他集結了15位頂尖的日本爵士音樂家組成了一支臨時樂隊,專輯問世后,樂隊的演奏收獲了強烈的反響,于是音樂家們決定攜手將這支樂隊繼續運營下去,并將其命名為“無名駿馬”(NoNameHorses)大樂隊。此后,“無名駿馬”大樂隊相繼發行了《NoNameHorses》《nonamehorsesII》《JUNGLE》《MyWitch'sBlue》《BackattheClub“inTrubute”》《ROAD》等唱片,在歐洲、北美和亞洲進行了席卷全球的巡演,也確立了在其世界爵士樂壇的地位。
1月19日,小曽根真將與“無名駿馬”大樂隊中的鼓手高橋信之介、長號手中川英二郎、貝斯手/作曲家中村健吾一同登臺國家大劇院,演繹古典改編曲巴赫的《G弦上的詠嘆調》、維托里奧·蒙蒂《查爾達什舞曲》,以及他們唱片中頗受聽眾喜愛的曲目《夢回亞洲》《穿著新鞋蹦蹦跳》《飛向天空》《我的藍色女巫》《Op-Oz》《神秘大門》《三個愿望》。這些作品均由小曽根真、中川英二郎、中村健吾自己創作、改編,在演出現場,他們將加入令人期待的即興演奏。相信,優雅的藍調、輕快的搖擺、熱情的拉丁節奏,將會帶觀眾度過一個美妙絢麗的爵士之夜。
演出信息
第20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小曽根真爵士鋼琴音樂會
2020.01.1919:30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滑動瀏覽曲目
穿著新鞋蹦蹦跳(鋼琴三重奏)
小曽根真曲
我的藍色女巫(鋼琴三重奏)
小曽根真曲
夢回亞洲(鋼琴三重奏)
小曽根真曲
Op-Oz(鋼琴三重奏)
中村健吾曲
飛向天空(四重奏)
中川英二郎曲
——中場休息——
查爾達什(鋼琴、長號二重奏)
維托里奧·蒙蒂曲
神秘大門(四重奏)
中川英二郎曲
三個愿望(四重奏)
小曽根真曲
文案|雨暄
編輯|陸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