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即興伴奏?
1、基本概念
即興伴奏,就是在有旋律樂譜,而沒有伴奏樂譜的情況下,為歌曲所彈的伴奏。
實際上就是歌曲只有旋律譜,沒有伴奏譜,你還要彈出來伴奏。這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呢?不是的,是可以做到的。
我這里所說的即興伴奏,主要是指用鋼琴、電鋼琴演奏的即興伴奏。電子琴關閉自動伴奏功能,采用鋼琴彈法,也可以稱之為即興伴奏。其實手風琴、吉他等和聲樂器,彈奏這種有旋律無伴奏的樂譜,都可以稱之為即興伴奏。.
在音樂學院里,即興伴奏是一門專門課程,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去學習。
大家都看到了我彈鋼琴的樂譜,只有旋律與和弦,沒有左右手具體的樂譜。
我們彈這樣的樂譜,就是即興伴奏。當然樂譜也可能是五線譜。我這種和弦標記法,是借鑒手風琴簡譜標記法,使用比較靈活,可以適應頻繁轉調,屬于首調伴奏。即興伴奏譜,也可用羅馬字母標記和弦,多用于專業圈里。現代的通俗音樂,常用音名標記和弦,多用在電聲樂隊中。
用羅馬字母標記和弦、音名標記和弦,屬于固定調伴奏,不能隨便轉調,只有個別人可以隨意轉調。
大家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學習鋼琴都是從彈奏教程開始,樂譜上有左右手分譜,按照教程彈就可以了。當學習具備一定水平時,人們就想彈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曲子。但發現曲子只有旋律,沒有具體的左右手譜,要么右手彈旋律,左手閑著或彈點簡單的低音、和弦,自己感覺很不過癮。怎樣給一個單旋律樂譜配上伴奏,這就是即興伴奏要解決的問題。
2、基本分類
以是否彈奏旋律為標準進行分類,即興伴奏可分為:
(1)有旋律伴奏。我彈鋼琴的視頻基本都是這一類。這類演奏適合獨奏或給大眾演出伴奏。
(2)無旋律伴奏。就是只彈前奏、間奏、尾奏、副旋、過門、加花等,偶爾會彈旋律。旋律進行時,要按照伴奏音型,彈大量的和弦和低音。這種伴奏形式,一般用在比較專業的演出中,電聲樂隊中的鍵盤手基本都是這樣彈的。
(二)即興伴奏應具備的知識和條件
即興伴奏要具有一定的音樂基礎。
1、鋼琴基礎。必須是會彈鋼琴的人才能彈即興伴奏,這是即興伴奏的基礎。那什么鋼琴水平可以彈奏即興伴奏呢?應彈過《拜厄鋼琴基礎教程》或者《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599》。這時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鋼琴演奏技能。當然你彈過849、299、740,那就更好了。鋼琴的演奏水平越高,即興伴奏水平也就越高。
2、和聲基礎。和聲學是音樂學院里一門重要課程,極為深奧神秘。它是即興伴奏必須掌握的一門重要知識。實際上,人們在彈奏鋼琴教程時,往往忽視了教程中隱含的和聲學。鋼琴老師也很少會給學生講和聲課,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小孩子學琴過程中。所以人們在學習鋼琴時,要同時學習和聲基礎知識,以便解決即興伴奏中大量的和聲問題。
當然,現在網絡上有很多標記了和弦的樂譜,不管是電子琴的、手風琴的,還是吉它的,我們都可以充分利用,以便解決和聲知識不足的問題。
當然,如果找不到這樣的樂譜,就必須學會自己配和弦,那就比較難了。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扒帶”,這要求和聲水平也很高。即使是水平高,還是有一些特殊和弦可能“扒”的不對。需要持之以恒,不斷地學習提高。
3、伴奏音型。一般彈奏有旋律的伴奏時,伴奏主要由左手完成。那么你知道左手要彈什么東西嗎?當和弦確定以后,左手要不斷地重復彈奏某種音型的和弦,這就是伴奏音型。
這是我常用的伴奏音型。
一首歌曲可能只用到一種伴奏音型,也可能用到幾種伴奏音型。這取決于歌曲的需要,與演奏者的編配和演奏水平。伴奏音型種類繁多,大家應該掌握一些常用的、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歡的伴奏音型,以便應對日常的伴奏需要。比如我們熟悉的理查德·克萊德曼,他很多曲子都是用這種基本伴奏音型,在此基礎上有些發展變化。
4、調式調性。說白了,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這首歌曲是大調還是小調。
只有確定了調式調性,才知道用哪個和弦作為主和弦,并確定其它和弦的性質。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你演奏的和弦是否正確。同一個和弦,在不同的調式調性下,名稱、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如果調式調性搞錯了,彈出的伴奏可就不堪入耳了。
有時我們走在馬路邊,聽到路邊花園中有樂隊在演奏,但聽到的聲音很不舒服,除了演奏水平不高,和弦選擇不那么合適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調式調性搞錯了。小調歌曲當成大調歌曲演奏,調式與和弦完全“驢唇不對馬嘴”,這樣的音樂聽起來很難受,只能快速通過路邊花園,不再想聽這種噪音。
5、樂理基礎。學習鋼琴演奏,同時也會學習到樂理知識。但人們只局限于教程中的樂理知識,忽視了教程外的大量樂理知識。一些小孩子學琴這種問題比較多見。所以學習鋼琴時,要同時學習更多、更深的樂理知識,這對于彈好即興伴奏至關重要。
6、作品分析。拿到一首只有旋律的歌曲,要先弄清楚是一首什么類型的歌曲。是藝術歌曲,還是通俗歌曲;是快速的,還是慢速的;是堅定有力的,還是抒情柔緩的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決定怎么彈琴,使用什么伴奏音型,選擇什么和弦,用什么樣的情緒去彈琴。
同時也要了解歌曲的曲式結構,確定歌曲是幾段;每段有幾個樂句,還分前半段、后半段嗎?或者還分為A段B段嗎?還有C段嗎?前奏、間奏、尾奏都有嗎?等等。
有的時候,一首歌曲可能前半段是小調,后半段是大調的。弄清這些問題,有助于和聲、伴奏音型、調式調性的選擇,也有利于歌曲情感的處理。說實話,就是要安排對不同樂句、段落,使用不同力度、速度等去演奏,以達到不同的情感表達,使音樂具有層次感和高潮低潮之分,盡可能的悅耳動聽。
在歌曲、和弦等因素一定的情況下,不同的人演奏同一首歌曲,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彈的好聽,有的人彈的不那么動聽。對歌曲的處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演奏要分為“輕重緩急”,也就是強弱快慢,處理得當,恰到好處,演奏基本就進入了中、高級階段。
即興伴奏,是個個性化很強的演奏活動,因個人的音樂素質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提高藝術修養,不斷地學習實踐,才能彈出更好的即興伴奏。
下面簡單說說,當確定要彈的歌曲曲目以后,我是怎么做的。
第一種情況。網上找到的mp3音樂和樂譜較好的時候。這種情況下,我會依據mp3和樂譜,開始扒帶,校正旋律,包括前奏、間奏、尾奏、過門、加花等,再校對記錄和弦、低音等。如果感到哪里不理想,可能會略改一下,以便適應鋼琴演奏。這種情況下的音樂,大都是近二、三十年的音樂,因為這些歌曲創作、編曲、錄制、制作、演奏演唱比較精良,所以按照原版音樂演奏就可以了。
第二種情況。網上找到的mp3音樂和樂譜不理想的時候。這種情況下,我一般會大概參考mp3和樂譜,簡單扒帶,記錄旋律,包括前奏、間奏、尾奏、過門、加花等,再記錄和弦。但因為歌曲年代久遠,應該說當時的音樂,比現在的音樂不夠發達,水平也不高,除了主旋律不能動,其他都可能動一下。充分利用現在的音樂技術,讓音樂適合現在人們的口味。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按照現在的和弦應用規律改造一下,使音樂更好聽。這類歌曲往往是老民歌等。
剩下的任務就是練習演奏了。練習的過程中,可能還會略有改動,修正不理想的地方。
啰嗦了一堆,不知道是否適合大家的口味,希望大家留言討論,多提意見、建議,批評指正。我會梳理一下大家關心的共性問題,穿插在以后的視頻當中,給大家做一些解答,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下一講,我將展開來談,與大家詳細聊聊即興伴奏的那些事兒。
謝謝大家。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