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海上鋼琴師電影國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海上鋼琴師電影國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海上鋼琴師》又名《音樂伴我行》是意大利導演托納多雷的“三部曲”之一,三部電影都講一個主題“回歸”,其余兩部是《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本部中關于“回歸”講得其實是再說“小號手”,全片都是他的回憶,其實某種意義上回憶也是一種“回歸”,如若沒看過上兩個電影(尤其是《天堂》)你是不會察覺的。對于“1900”這個人物,我個人認為他可以說是經典的電影人物了,其實導演說出了許多人對自由的向往,1900一生都在船上,一生都在彈琴,但不愿“上陸”即使是為了“愛情”因為城市會讓人迷失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很經典的電影,這是一部不得不看的電影。結局的深意應該是堅持,只要你努力堅持,就有所得。如果知道心中所想,那就堅持吧,無論結局如何,因為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結局。踏踏實實的做事情,就能有所收獲。電影本身張力十足,有動人的音樂、有唯美的畫面、有富有深意的長鏡頭、也有充滿猜想的留白。更重要的是,電影本身充斥著對音樂的熱情、對愛情的向往、對知己的珍惜。所有情感的宣泄飽滿而不造作,通過演員的眼神和肢體語言,通過背景音樂的互動,如細水般柔和地傳達給觀眾,沒有攻擊性,卻充滿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這部電影經典之處還在于這里邊對于人生價值、社會內涵的一種體現。其實看完這部電影,你就會有體會,象征著我們人生過程中一種儉樸淡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是不就追求過分的欲望。這個船象征著我們理想當中淳樸的人生觀。陸地象征著無邊無際的欲望。1900堅守著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被物欲所俘虜。
海上鋼琴師:琴鍵有限,人生無限
1900,生命起始于船上,生命終止于船上;
1900的世界是88個琴鍵,是2000個乘客,是從船頭到船尾,這世界對他來說,沒有盡頭,也沒有人曾教過他怎樣面對…
電影從始至終,以馬克斯的視角了解1900的一生,更感動于他們的友情。馬克斯堅信1900還在船上,用留聲機在船上各個地方播放唱片尋找他,他們的對話那么深刻那么心疼,馬克斯的哭泣,1900玩笑似的調侃天國境遇,多么溫柔的1900,以這樣的方式安慰好友。
1900空手彈鋼琴的畫面,眼淚徹底決堤,養父、女孩、朋友,最終與他相伴的只有無限音符。
愿在天國1900有一棟船形的房子,有一個溫柔的妻子,幾個活潑的孩子,經常談起他的朋友馬克斯…
電影《海上鋼琴師》不是真人真事,《海上鋼琴師》是虛構的一部小說。
《海上鋼琴師》(Novecento. Un monologo),作者是意大利的亞歷山德羅·巴里科。
講述了海上鋼琴師“1900”傳奇的一生。1900年,“弗吉尼亞人”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長大,顯示出無師自通的鋼琴天賦,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動。
天才橫空出世,對我們這些平庸之輩來說是震撼的,世俗的世界不是天才能待的地方。像煙花一樣爆炸是天才最好的結局。
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哭自己吧,1900天賦異稟,聽船上的民工哼哼幾句就能彈出來曲子,后面斗琴更是耳力驚人最強大腦,能原封不動復彈對手的曲子,最后更是別提四手連彈了。我們有多少人幾十年苦練鋼琴練到吐,都連天才的一個腳趾頭都夠不著,簡直想死的心都有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海上鋼琴師電影國語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海上鋼琴師電影國語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