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梁山伯與祝英臺鋼琴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guān)介紹梁山伯與祝英臺鋼琴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大概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祝英臺剛剛到達書院。與梁山泊在一起快樂幸福的生活。
第二部分是祝英臺接到家書被迫離開又和梁山泊一一不舍的情景,第三部分是梁山泊知曉祝英臺被定親了,二人無能為力的心情。
第四部分祝英臺知曉梁山泊病逝,和家人抗爭到底最終和心愛之人化蝶翩飛的事情也是最后的高潮。
《梁祝》敘述了一個凄婉、美麗的愛情故事。全曲選用梁祝故事中的三個主要情節(jié):相愛、抗婚、化蝶,作為音樂的三個部分。表現(xiàn)出青年男女的忠貞愛情和對封建宗法禮教的控訴、反抗。在輕柔的背景下傳來優(yōu)美的引子音樂,好像一只竹笛在自由歌唱著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秀麗景色,仿佛看見各種鳥棲息在樹枝上,呼朋引伴的發(fā)出清脆的鳴叫聲,它以優(yōu)美的小提琴為中心,向人們詮釋了一個純潔愛情的真諦。
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窗三年同學同樂的歡快心情,把人們的心帶入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意境中。但是,似乎凡事都有不測風云,總是這樣甜盡苦來。梁祝長亭惜別的依戀不舍,他們知道,這一別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重逢。在他們心中,始終有個堅定的信念,他們的愛情不會中斷,他們要為自己的愛情負責。
旋律的抑揚頓挫像是暴風雨的來臨之前大海上的波濤洶涌的場面,預示著不詳?shù)恼髡住=K于在一大串的鋪墊之后,祝英臺進行了抗婚,連續(xù)的重音表現(xiàn)了祝英臺英勇的反抗精神,向往破除封建宗法禮教,獲得現(xiàn)實主義的心聲。從側(cè)面反襯了惡勢力的兇狠殘暴。
很快,一段凄美的音樂傳來,淋漓盡致的表達了梁祝樓臺相會,互訴衷情的場景。緊接著樂曲急轉(zhuǎn)直下,表現(xiàn)祝英臺在梁山伯墳前向蒼天控訴,把樂曲推向了最高潮,在奏完最后一段后樂聲齊鳴,祝英臺縱身投墳。最后,序奏主題再現(xiàn),沖刷著之前所有的黑暗,又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讓人們看見梁山伯和祝英臺的靈魂化成蝴蝶,在天宇下凄然地飛舞。
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全曲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樂曲開始使用長笛模擬鳥鳴,雙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描繪出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美麗景色。接著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詩意的愛情主題,大提琴以渾厚圓潤的旋律與小提琴形成對答。男女主人公的深厚情誼由樂隊合奏的形式展現(xiàn),歡快的跳音描繪了主人公梁山伯與祝英臺三載同窗愉悅的生活。最后小提琴與大提琴情意綿綿的對話,使“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情景躍然眼前。
第二部分描寫了“抗婚”等三個情節(jié)。銅管奏出了封建勢力兇暴殘酷的主題;獨奏小提琴則用散板節(jié)奏,描繪了英臺的悲痛與驚惶。“樓臺相會”由大提琴、小提琴的慢板對答表現(xiàn)出來,纏綿而凄苦。“哭靈、控訴、投墳”由小提琴的散板獨奏與樂隊的快板交替出現(xiàn),表現(xiàn)了英臺在墳前的控訴。鑼釵齊鳴,英臺縱身投墳,將樂曲推向最高潮。
第三部分描寫了“化蝶”的情景,小提琴在高音區(qū)輕柔的演奏,仿佛“梁祝”化為一對蝴蝶在天上翩翩起舞。樂隊合奏愛情主題,感情似洪流傾瀉而出,表達了人們對“梁祝”悲慘命運的同情,更象征著“梁祝”堅貞不渝的愛情被人們千古傳誦。
《梁祝》這首曲子共有幾部分組成?
梁祝小提琴曲屬于協(xié)奏曲,協(xié)奏曲可以分為程式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相當于A,B,A的形式,具體如下:
呈示部:
1、引子(春景)
2、主部(愛情主題、草橋結(jié)拜、主題再現(xiàn))
3、副部
① 第一插部(三載共窗)
②第二插部(共讀共玩)
③結(jié)束部(十八相送、長亭惜別)
展開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梁山伯與祝英臺鋼琴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梁山伯與祝英臺鋼琴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