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海上鋼琴師經典影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海上鋼琴師經典影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海上鋼琴師:琴鍵有限,人生無限
1900,生命起始于船上,生命終止于船上;
1900的世界是88個琴鍵,是2000個乘客,是從船頭到船尾,這世界對他來說,沒有盡頭,也沒有人曾教過他怎樣面對…
電影從始至終,以馬克斯的視角了解1900的一生,更感動于他們的友情。馬克斯堅信1900還在船上,用留聲機在船上各個地方播放唱片尋找他,他們的對話那么深刻那么心疼,馬克斯的哭泣,1900玩笑似的調侃天國境遇,多么溫柔的1900,以這樣的方式安慰好友。
1900空手彈鋼琴的畫面,眼淚徹底決堤,養父、女孩、朋友,最終與他相伴的只有無限音符。
愿在天國1900有一棟船形的房子,有一個溫柔的妻子,幾個活潑的孩子,經常談起他的朋友馬克斯…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很經典的電影,這是一部不得不看的電影。結局的深意應該是堅持,只要你努力堅持,就有所得。如果知道心中所想,那就堅持吧,無論結局如何,因為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結局。踏踏實實的做事情,就能有所收獲。電影本身張力十足,有動人的音樂、有唯美的畫面、有富有深意的長鏡頭、也有充滿猜想的留白。更重要的是,電影本身充斥著對音樂的熱情、對愛情的向往、對知己的珍惜。所有情感的宣泄飽滿而不造作,通過演員的眼神和肢體語言,通過背景音樂的互動,如細水般柔和地傳達給觀眾,沒有攻擊性,卻充滿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這部電影經典之處還在于這里邊對于人生價值、社會內涵的一種體現。其實看完這部電影,你就會有體會,象征著我們人生過程中一種儉樸淡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是不就追求過分的欲望。這個船象征著我們理想當中淳樸的人生觀。陸地象征著無邊無際的欲望。1900堅守著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被物欲所俘虜。
舉個例子,你是地球本土人,假如有一天地球毀滅,你必須離開地球,去另外一個你不熟悉的星球,那里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愛人,總之都是一切與你無關的事和物,簡言之,你將會是個未亡人,你還愿意離開地球嗎?而在這部電影里面,船就是地球,陸地就是其他星球,1900是屬于船上的,他從來也沒有離開過船,陸地對他來說是相當陌生,他與整個陸地格格不入,他無法在陸地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告訴我們一個人完全可以脫離世界上的一切,以最簡單的方式活著。但是,唯一不能脫離的,便是內心的自己。當船已然變成1900自己的時候,他已無法離開。所以,留在船上,這是他為自己做的選擇美國著名的牧師內德。蘭賽姆,在一生中曾無數次聆聽臨終者的懺悔。其中,有一位商人,在年輕時曾和著名的指揮家卡拉揚一起學習吹小號。當時,他的成績遠在卡拉揚之上。然而,有一天,他迷上了賽馬,荒廢了音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遺憾地告訴蘭賽姆,到另一個世界后,如果可以選擇,他絕不會再干傻事。
在94歲時,蘭賽姆去世了,在墓碑上他留下了這樣一句遺言:“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上將有一半的人成為偉人。”時間不會倒流,但也許就因那一念之差,使世界發生了不同。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什么樣的抉擇,就有什么樣的人生。選擇是一種全新的生命開端。如果你選擇陡峭的懸崖,便要有“路漫漫其修遠兮”的覺悟;如果你選擇凌厲的荒漠,便要有“醉臥沙場君莫笑”的壯志;如果你選擇洶涌的大海,便要有“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信念。人生的路,需要自己去選擇,去做出判斷自己的生活由自己來主宰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蕩氣回腸的電影,我以為它帶給我們的回味與思考,同樣蕩氣回腸:
1. 孤獨中的自由
1900本就是孤兒,孤獨而來,后來養父突然罹難,他又開始成為孤兒。他一生的朋友只有鋼琴和音樂,是在一只輪船上獨自“旅行”的旅人。但是,在這個孤獨中他卻享有無限的自由,內心和靈魂的自由。因為音樂,他的世界繽紛多彩,從來不缺少快樂和喧鬧,從來不缺少自由,他可以自由翱翔,音樂可以把它帶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最后在船要炸的時候,他孤獨地死去,但靈魂卻自由地飛向天國,那兒,一定有架鋼琴在等著他,讓他繼續自由地飛翔。一個內心充盈豐滿的人,沒有孤獨,只有自由。
2.有限中的無限
他永遠只在一條有限的船上,但是因為有了鋼琴和音樂,世界對他來說是如此無限,他的靈魂永遠也無法找到那遼闊的邊際,他用一生也無法窮盡音樂的世界、內心的世界。船是有限的,但是音樂是無限的,追求靈魂的自在和安寧是無限的。所以,再小的空間,對于追求無限、享受無限的人來說,它永遠都是遼闊的。
3.喧囂中的寧靜
雖然有掌聲,有歡呼,但是,他內心卻永遠是寧靜的。每次彈完規定曲目外,他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彈奏他自己的曲子,他享受著世人難以讀懂的最純粹的快樂,而這純粹的快樂帶給他的是內心的寧靜。他堅決不離開船,船就是他的歸宿,就是他能夠保持內心的園囿。他讀懂了世界,所以他“寧愿一生孤獨,我不愿隨波逐流”,因此,他拒絕了音樂公司的重金邀請,也就拒絕了欲望的橫流,拒絕了喧囂。即便是遇到了唯一一次愛情,也因為“城市太大了”,“沒有盡頭”,那里有多少未知的雜質和喧鬧,有多少東西會攪動他他內心的寧靜,所以,他從懸梯上又回到船上。即便是船要被炸毀,肉體將被消滅,但還是要堅守自己的內心。
4.短暫中的永恒
1900的一生很短,但是音樂是永恒的,純粹的靈魂是永恒的。他不隨波逐流的孤獨,他對內心真純與安靜的堅守,拒絕誘惑、喧囂的執著,讓他短暫的生命成為永恒,猶如那裊裊琴聲的永恒。
個人之間,不妥之處請指教。
其實這個電影我看了幾遍,我覺得它傳遞給我的是人一生當中,都在為名、利、權而奔波忙碌著,然而我們應該在某一時刻靜下心來,回歸初心。我們的內心當中,應該始終銘記自己的初心,不被紙醉金迷所迷惑,回歸最初的理想。
內心中的那份初心,或者說是最初的理想,就像是一處避風港。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就想波濤洶涌的大海,看破浮云,回歸初心!
感謝邀請。
這是一部一1998年在意大利上映的劇情片,由
朱塞佩·托納托雷執導,蒂姆·羅斯主演,根據文學劇本《1900:獨白》改編,講述了一個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這是一部很經典的影片,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豆瓣評分9.2,說明了在中國這部影片也有著很好的口碑。
看完這部影片,我唯一的感覺就是孤獨。1900這個不平凡的名字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在音樂上有著非比尋常的才華,但那卻是孤獨的,他的音樂開始沉迷,對她贊嘆,但終究也比不上一個雕像——自由女神像對人的吸引力。1900就像一個小孩兒心愛的玩具,人們喜歡甚至對它癡迷,但當它掉進海里,誰也不會奮不顧身去打撈起它。這就是現實,人們喜歡他,但更愛生活。
影片的最后,1900選擇和游輪一起被埋葬,他也有想過要下船,但當他站在船上眺望著外面這個車水馬龍的世界,他選擇了轉身,也許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他不希望自己迷失在外面的世界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海上鋼琴師經典影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海上鋼琴師經典影評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