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周杰倫突然發布了新專輯前導紀錄片,已經被鴿怕了的樂迷們久等之中驚坐起:“扶我起來,我要去搶周杰倫的CD!”
據樂迷統計,周杰倫第一次暗示新專輯可以追溯到2017年3月,當時他在采訪中透露已經寫好了新專輯的一張情歌。而現在,新專輯終于近!在!眼!前!了!
除此之外,長達11分鐘的紀錄片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雖然是簡簡單單的街頭行攝,但信息量十足,結合先前已經透露出的信息,我們不妨先來個新專輯大猜想?
關鍵詞1:巴黎
這次的前導紀錄片全程在巴黎拍攝,記錄了周杰倫在巴黎尋找創作靈感的過程。說到巴黎,我們第一時間想起的,可能就是周杰倫歌里的那些「異域」元素。
比如周杰倫在巴黎火車站彈鋼琴時響起的BGM《以父之名》,這首歌是當年周董看完《教父》有感而發所作,整體的音樂風格靈感就源自電影教父的主題曲《SpeakSoftlyLove》。
而長達1分26秒的前奏也是非常大膽,開頭一段意大利文的教父祈禱詞直接塑造出陰郁的氛圍,再來一段女聲意大利歌劇,鋼琴、弦樂紛紛入場,接近一分半沒有人聲的音樂,就已讓人完完全全沉浸到歌里。
周杰倫那些歌名上就有濃重歐洲氣息的,還有《米蘭的小鐵匠》、《土耳其冰淇淋》、《威廉古堡》等等,近幾年大火的《告白氣球》、《Mojito》中也不乏異域元素,而《七里香》整張專輯更是遠赴俄羅斯拍攝。
這些歌曲中,靈感元素包括西方工種、神話魔怪、和平與反戰……可以是旋律洗腦上頭的嗨歌,也可以是富有人文關懷的深度之作。
新專輯中關于巴黎的元素,會是哪個角度的奇思妙想呢?
關鍵詞2:黃雨勛
其實先導片釋出前不久,周杰倫也在網上透露了新專輯的一位編曲人——黃雨勛。
熟悉周杰倫的樂迷對這個名字應該并不陌生。在杰倫早期的作品中,洪敬堯、林邁克、鐘興民三位編曲大師奠定了他音樂風格的基礎,而周杰倫近幾張專輯中,黃雨勛則包攬了大部分的編曲工作。
《周杰倫的床邊故事》中的《說走就走》、《英雄》等,《哎呦,不錯哦》中的《聽見下雨的聲音》、《算什么男人》等,再早前的《稻香》、《花海》、《煙花易冷》也都是黃雨勛的經典代表作。
雖然距離周杰倫上一張專輯發行已過了八年之久,近些年的黃雨勛仍在豐盈他的作品集。
2020年拿下金曲獎年度歌曲、創下現象級傳唱度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來自黃雨勛的編曲,他也憑借這首歌獲得了金曲獎最佳單曲制作人提名。
當然,除了令人期待的黃雨勛,老搭檔方文山也依舊是新專輯的中堅力量,此前更是傳出了郎朗與周杰倫合拍MV的傳聞。今年初,郎朗與李健現場合作的《無煙之火》驚艷留聲,一展古典與流行樂的曼妙融合,他與一向鐘情古典樂的周杰倫,又會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關鍵詞3:老歌
整條先導片里,最讓樂迷們激動的一句話,可能就是周杰倫說“干脆寫一首老歌”,為此他還特地去市場淘老唱片、尋找老舊的麥克風、彈1872年的老鋼琴。
如果要問樂迷們最懷念哪個時期的周杰倫,那么一定是剛出道那幾年,專輯中滿滿個人氣質的他——《Jay》的老靈魂、《范特西》的天馬行空、《八度空間》的恣意想象和《葉惠美》的中世紀復古。
而無論是《以父之名》、《愛在西元前》這種讓人穿越到西方的異域迷情,還是《東風破》、《龍拳》這類飽含傳統元素的中國風,都給人以一種老歌新唱的聽感,既有我們根植于心的文化符號,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鮮表達。
在樂迷們心中,周杰倫的「老歌」正是這樣一種不可撼動的存在。
先導片里,周杰倫不愿以電腦技術呈現老歌的風情,反要逆時代而行,在老鋼琴和老麥克風中汲取靈感,更讓人想到年少輕狂的他,曾經在金曲獎上的一席話:
“這樣的音樂可能很粗糙,錄音設備可能不齊全,但是我就是要這樣的音樂,誰叫我是周杰倫。”
關于這張新專輯,還有傳言說它的名字叫《最偉大的作品》,是不是和當年的「地表最強」、「中國風就是最X的」有點異曲同工?
很張揚,很自我,誰叫他是周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