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鋼琴與古箏合奏的名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鋼琴與古箏合奏的名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鋼琴古箏合奏的曲子如下:
1、《茉莉芬芳》根據傳統曲目江蘇民歌《茉莉花》為素材改編創作而成的古箏曲。旋律委婉優美、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溫柔,將茉莉花開時各種嬌美的姿態和沁人心脾的芬芳美麗如一幅畫卷徐徐展開。
2、《臨安遺恨》中阮演奏家林吉良于1990年創作的一首阮獨奏曲,誕生后不久經何占豪改編成為阮協奏曲。由于阮在演奏中缺乏應有的力度,在1992年又被何占豪先后改編為琵琶協奏曲和古箏協奏曲,其中以古箏曲最為出名。
3、《大魚》是由尹約填詞,錢雷譜曲,周深演唱的歌曲,是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印象曲,于2016年5月20日首發。
4、《蘭亭序》是周杰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周杰倫作曲,方文山填詞,鐘興民編曲,收錄在周杰倫2008年10月15日發行的專輯《魔杰座》中。
《發如雪》《梁祝》《年輪》《臨安遺恨》《假如愛有天意》;《大魚》是由尹約填詞,錢雷譜曲,周深演唱的歌曲,是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印象曲,于2016年5月20日首發。
一般大曲子是鋼琴給古箏伴奏,如果是重奏的話,古箏,二胡,琵琶和揚琴都可以,根據樂曲的需要。
因為古箏是有和聲效果的,要比其他樂器的單旋律要豐滿的多,且古曲也多,故初級曲目多以獨奏為主,大曲子例如《絲路隨想》等使用鋼琴伴奏,或改編成大樂隊伴奏的居多。
現代曲目例如《戲韻》,也用很現代的手法來配器,用民打(花盆鼓和小堂鼓等)伴奏。
總而言之,樂器演奏的配合是什么都可以的,只要樂曲需要跟什么樂器配都可以。
1、古箏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可以簡單模仿一些鋼琴的東西不多,但鋼琴卻無法也不必要以揉按來模仿古箏的音韻色彩。2、鋼琴由于它是發揮和弦和聲對位的功能,對音準的要求極度嚴格,特別是每個音符,不可加花,又不能欠缺,彈奏要求的各種記號都要原原本本地詳細記在琴譜上,彈奏時要要求一絲不漏。3、而古箏則在中國五聲古音階的基礎上,由于注重以聲帶韻,以韻引聲的聲韻色彩功能,產生了很多五音之外的游離、搖動的過渡音。往往能導致人們對古箏 行郎 興趣的,都是些聽起來似準非準的各種揉按出來的介音。
這兩種樂器都很棒,一個樂器之王,一個民族樂器,鋼琴是五線譜,樂理全面,古箏簡譜,一起學也很不錯。鋼琴的學習,首先要先學習一些五線譜和基本的樂理知識,還有手指的練習等等。古箏是使用簡譜,會更容易看懂,不過最好都找個專業的老師帶一下,這樣進步可以快點。只是最好先看看孩子的興趣所在,尊重孩子的選擇,還有就是,同時學兩門樂器可能會比較累,畢竟每門都要刻苦練習才學的好,如果時間夠用,精力也充足,就可以,如果不是的話,建議先學一門,慢慢來。
各花入各眼!沒有誰好不好!鋼琴目前來說是學的最多的,民樂類古箏是學的最多的,但遠遠比不過學鋼琴的人數!我鋼琴古箏都有,兩樣都會!我喜歡鋼琴,也喜歡古箏!但問我最喜歡誰?我還是喜歡古箏!古箏的上下滑音那個韻味是鋼琴所沒有的,搖指也是!喜歡哪個就學哪個吧
不知道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呢,如果是成年人那就隨喜吧。如果是小孩子,我個人不贊成學古箏。
1.古箏的設計不符合人體工學。我們看到古箏演奏者都是眼不離弦悶頭彈的,為什么?它將人的手指左右分開, 但弦卻是前后分布,彈起來不方便,降低演奏者的速度和表現力。
2.彈不出和聲。和聲相當于美術繪畫中的色彩,不同的音組一起,變成塊,不同的塊組一起,變成大塊,重重疊加,變成一首完整曲子。古箏雖有四個八度,但你沒法發揮。左手按弦揉弦,但右手不能同時彈出高音和低音,弦和弦離得遠,撥完高音再跑過去撥低音,再跑回來撥高音,一來二回的,來不及。
3.節拍感。節拍感是音樂的意向基本功。它需要從小就訓練,等歲數大了再練就難了。古箏只有用現代歌曲改的曲子才有簡單的節拍,加散拍。只是靠音符掌握時間,不利節拍感培養。
4.音樂樂理。鋼琴,西洋樂器之王,音域廣泛,當你掌握了鋼琴,你就掌握了五線譜和樂理知識,日后想學什么樂器,都很容易上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鋼琴與古箏合奏的名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鋼琴與古箏合奏的名曲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