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鋼琴白鍵黑鍵代表什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鋼琴白鍵黑鍵代表什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鋼琴的鍵盤是由黑色鍵和白色鍵共計88個鍵所組成,少數鋼琴只有85個鍵。其中黑鍵36個,白鍵52個,如果仔細觀察黑鍵和白鍵,就會很容易發現二者的分布和排列呈現的規律性。聽見是兩個一組和三個一組鋼琴的踏板,又稱作踏板,只利用杠桿系統來使音響得到修飾。可以增加和減弱一的大小,使得音樂色彩更加富于變化。一般家庭的鋼琴有三個踏板。
白鍵長144mm 寬23mm黑鍵上端面寬度應為9mm-10.5mm,黑鍵底寬度應為11mm-12.5mm;黑鍵長度應為94mm-96mm88鍵全部的寬度是1224mm 量過了
小字一組為例,從中央C開始,do,re,mi,fa,so,la,si,這七個音,記作CDEFGAB,對應的是鍵盤上的七個白鍵,白鍵中間的黑鍵,則是半音,C調時用不到黑鍵,在移調的時候,有些音符要比原先升高或降低一度才能聽起來順,所以會用到黑鍵,
mi與fa,si與do,也就是E與F,B與C,這兩組相鄰白鍵中間沒有半音黑鍵,這是因為七個音之間的振動頻率的間隔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因為在因為mi與fa,si與do這倆組音調中間的聲音振動頻率只有其它兩組相鄰音調頻率的一半,也就是說,它倆中間本身就是半音,所以中間沒有半音,也就是說,降C大調與B大調等音,降F大調與E大調等音,……相對在鋼琴鍵盤上,E與F,B與C,這兩組相鄰的白鍵中間也就沒有變調用的黑鍵,
謝邀,
首先鋼琴是1709年意大利的克里斯多弗發明的。當初設計黑白鍵就是為了分辨半音全音的。
17世紀巴洛克時期鋼琴和現在的鋼琴鍵盤顏色正好相反,當時長鍵是黑色,短為黑色。你可以注意到那時候的羽鋼琴都是這樣設計的。
到了18世紀沒啥變化,后期到19世紀就黑白調換了。和我們現在的形式一樣了。究其原因我覺得有幾點原因,1人們人們審美的提高。白紙黑字樣式呈現更明亮反光度高,不容易疲勞2就是白色當時為象牙切片粘貼,更容易保存,穩定性更好,不容易磨損。而黑色為黑檀木條粘貼。
再說長短問題。如果都一樣長,這樣容易導致鍵盤整體寬度增加。不好演奏,第二半音容易誤碰。第三就是兩條平行的排列,在不同位置的切換起伏更流暢!
12平均律,前面老師已經解釋很清晰。
一個白鍵還是黑鍵都是單音,全音和半音是兩個音直接的關系。
挨著的兩個鍵除了7和1,3和4其他都是全音關系。相鄰的白色或者黑色都是全音關系。
如果按照你這樣的方法,我覺得你意思就是只用學c調和a小調了樣式,感覺沒有升降變化了。其實就算是這樣排列也是會出現升降變化。
說了這么多,不知道是否理解。語音組織能力有限。見諒。喜歡的可以??
感謝小秘書的邀請。
樓上的回答從樂理方面指出了十二平均律、調的一些樂理基本概念,但是并沒有能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也就是說,為什么十二平均律制的鋼琴就不能是一個白一個黑的排列呢?這一步沒能跳得過來。
其實,要解釋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那么復雜的樂理知識,也無需從鍵盤樂器發明的歷史去追尋最初為什么要把鍵盤樂器做出這樣子,只需要從使用的角度來看就知道了。
任何一個學過鋼琴的人一看到鍵盤,就能夠找到do在哪里,為什么呢?
因為它很有特征——do就是兩個一組的黑鍵左邊緊鄰那個白鍵。
所以上圖中的鍵盤上,哪些是do呢?哪怕你沒學過鋼琴,按照上面我說的這個特征,也能指出來了吧:
可如果按照題主的腦洞,把鍵盤設計成一黑一白——請問我如何才知道do或者任何一個我要彈的音在哪啊?挨個去試嗎?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鋼琴白鍵黑鍵代表什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鋼琴白鍵黑鍵代表什么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