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演奏,來自下面這位沈琬婷同學
她剛剛收到來自沈陽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我叫沈琬婷,今年12歲,來自露采小學601班。我學鋼琴有7年的時間了,考上音樂學院附中,以后成為一名鋼琴家是我的夢想。”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簡稱沈音附中)1953年建校,隸屬遼寧省教育廳,是一所歷史悠久,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公立學校。學校與美國、日本、德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的藝術院校經常性舉辦學術交流活動,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也是通往國內知名音樂學院的理想階梯。沈音附中是六年制的中學,面向全國招生,考生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參加專業課考試和文化課考試。從這里走出的人有鋼琴家郎朗(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附小)、作曲家谷建芬(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我型我秀冠軍劉維等。
那么沈琬婷是如何走上學琴的道路
遇到困難的時候又是如何克服的
父母在她的學習和生活中又是如何幫助她的
今天我們專訪了沈琬婷同學和她的媽媽夏琴
帶大家了解一下她學習鋼琴路上的心路歷程
沈琬婷的母親夏琴是一名鋼琴老師,少年時期受家人影響學習鋼琴。沈琬婷在媽媽身邊耳濡目染,對鋼琴產生了興趣,從5歲時開始正式和媽媽學習鋼琴。
沈琬婷:
“彈鋼琴它是有苦有樂的,先苦后甜。每次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會去看朗朗的自傳《千里之行》。它講述的是朗朗老師如何成名成家的,他在這其中遇到了什么。每次我看到朗朗面對困難的時候那種不服輸的精神,我就覺得很值得讓我去學習。每次把一首曲子練出來后上臺比賽,獲得了很好的名次,會讓我有很大的成就感。”
雖然自己的媽媽是鋼琴老師,但是沈琬婷也和其他學習鋼琴的小朋友一樣,常常會和父母產生意見上的分歧,甚至會有更多的矛盾。
沈琬婷:
“經常吵架。就說前幾天我們在摳一個曲子,我老媽就說我彈的好虛,然后我就稍微重一點,她就講我要不然是極重要不然就極輕。我和她就吵了起來,吵得很兇,我老媽氣得摔門而去到另一個房間不理我。其實是力度的問題,我力度總是掌控不好。”
媽媽夏琴:
“學琴的孩子都很孤獨,家長的陪伴非常重要。家長對于孩子的幫助主要是做一個心理的疏導。在練琴的時候我覺得看些電影可以幫助孩子去理解音樂。彈琴的時候一定要有畫面感,這樣才能打動別人。
我倆的矛盾主要是意見不統一。其實家長有的時候在情緒下也會控制不住,我處理辦法就是冷處理,不搭理她,到另外一個房間。我們分開一點時間,她一個人練琴,我可以聽到,偶爾有一遍不錯的,我會進來跟她說“我這一遍聽到和之前似乎不一樣,你發現了什么?”這時候就等于有點變相地夸獎她,然后她會情緒很平穩地跟你說我剛才這遍我是怎么彈的。
另外一個在家庭教育當中不能忽視的就是爸爸的作用,我們家的爸爸就是我倆的調解員。有的時候我和孩子發生矛盾了,他爸爸就會分別和我們聊,對方的出發點是什么,會這么做的原因,矛盾就這樣化解了。他是會經常和孩子聊天談心的。所以我覺得家庭教育,父母缺一不可。”
很多人都說家長的勇于付出決定孩子的前途和未來。既是母親又是鋼琴老師的夏琴覺得,家長是孩子的鏡子,父母足夠的陪伴、堅定的信念會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如今看著自己的女兒在鋼琴學習上取得成績,得到認可,她也滿心歡喜。
學琴的孩子學會的,不僅是鋼琴的演奏技巧、對音樂的鑒賞力,還有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些將伴隨孩子的一生。
這幾天,陸續有人在收到高考錄取通知書
有人喜悅,有人遺憾…
世界很大,通向夢想的梯子不止一條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這個夏天快要過去了
沈琬婷也即將啟程
去往她追琴之路的下一程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祝福所有追夢路上的孩子,
加油!
本期專訪更多內容請收看8月22日中午12:30分
銅陵二套公共頻道播出的《多彩校園》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