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復調鋼琴曲作品有哪些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復調鋼琴曲作品有哪些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練習曲:莫斯科夫斯基、克拉默、肖邦、李斯特、巴托克、德彪西等鋼琴練習曲集。
復調:巴赫法國、德國、英國組曲集。
奏鳴曲:斯卡拉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
大型樂曲:除中國作品外,能把以上作曲家全集臺灣就很了不起了,可以接觸小型協(xié)奏曲,雙鋼琴作品。還以開始運用鋼琴學習,多學習即興伴奏,即興演奏
創(chuàng)世紀不是巴赫的作品。創(chuàng)世紀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頓在1797—1798年間創(chuàng)作的清唱劇,這部清唱劇的腳本是以《圣經,創(chuàng)世紀》和彌爾頓的《失樂園》為基礎,他以奇妙手法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世界之創(chuàng)造及其創(chuàng)造物的神奇。海頓《創(chuàng)世紀》與亨德爾的《彌賽亞》、門德爾松的《以利亞》并稱為“世界三大神劇”。
1、《平均律鋼琴曲集》
《平均律鋼琴曲集》(48首前奏曲與賦格)是巴赫鍵盤音樂中最偉大的作品,這套作品是巴赫音樂創(chuàng)作的峰巔,彪羅(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為音樂上的《舊約圣經》。
2、《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J.S.巴赫 (1685-1750)以精湛的對位技巧賦予復調音樂無限的魅力。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是他眾多管弦樂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一組。全曲共6首,每首的樂器組合各不相同。
3、《歌德堡變奏曲》
《哥德堡變奏曲》(BWV988),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晚期的一部鍵盤作品,1741年出版。全曲32段,全部演出40-80分鐘。這部作品長期不受人們重視,直到20世紀前半葉。女大鍵琴家蘭多夫斯卡(Landowska)的公開演奏及錄音。
復調樂曲是指兩段或兩段以上同時進行、相關但又有區(qū)別的聲部所組成,這些聲部各自獨立,但又和諧地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彼此形成和聲關系,以對位法為主要創(chuàng)作技法。
不同旋律的同時結合叫做對比復調,同一旋律隔開一定時間的先后模仿稱為模仿復調。運用復調手法,可以豐富音樂形象,加強音樂發(fā)展的氣勢和聲部的獨立性,造成前呼后應、此起彼落的效果。復調音樂的體裁:卡農、創(chuàng)意曲、賦格、經文歌、復調尚松、坎佐納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復調鋼琴曲作品有哪些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復調鋼琴曲作品有哪些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