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玩鋼琴塊2的正確手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玩鋼琴塊2的正確手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正確的坐姿
1.彈奏者全身放松,手放在琴鍵上。肘部、手腕不能低于鍵盤。
2.如果腳不能踏到地面,可以墊腳踏;
3.身體坐在琴凳前面的1/2或者1/3,以便身體重心可以在琴凳和腳之間移動;
4.身體距離琴鍵應該大致與(肘+手)的長度相當。
手型的基本要點
1、手指自然彎曲,同手掌一起構成一個半圓型,呈空握球狀。
2、掌關節(通常叫第三關節)及所有手指關節都應凸起,應避免和糾正最易出現的手指第一關節和第三關節(指掌關節)塌陷呈凹狀。
3、手指應自然分開,原則上剛好一個指頭對準一個琴鍵。
4、整只手(從整個前臂到手)應以水平位置正擺在琴健上,并應使手指擺正,與琴鍵排列平行,大指應放在琴鍵上面。
正確手型沒有一個絕對概念。幾乎任何一種受的姿勢都可以說得通,只要是這樣姿勢合適,符合手的構造,符合音樂組成的高低起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壞動作的統一。以下是我總結的基本要點:
1, 手指自然彎曲,同手掌一起構成一個半圓形,呈空握球狀
2,掌骨關節(3關節)及所有手指關節都應凸起,應避免和糾正最易出現的手指以關節和三關節塌陷呈凹狀
3,手指應自然分開,原則上剛好一個手指對準一個琴鍵
4,整只手應以水平位置正擺在琴鍵上,并使手指擺正,與琴鍵平行,大指放在琴鍵上面
5,手指觸鍵的基本位置應取在白鍵和黑鍵距離的約二分之一處,當觸按黑鍵時,整只手應向黑鍵位置前挪。黑鍵應彈在鍵前端位置
這個是慢慢來的,重在堅持,我現在剛彈到10級,其實我尾指還是塌的,不過不影響演奏,所以老師只是說一下都不管了。。不過手型不好真的有點麻煩 你放慢點,每一個鍵都保持手型,還有平時上課你可以彈桌子或大腿,習慣成自然啊,慢慢的就好了,大概25天甚至更快
簡單地說,右手負責彈奏主旋律,左手負責伴奏。
通常鋼琴譜上面一行高音譜表是樂曲的主旋律由右手彈奏,下面一行低音譜表是樂曲的伴奏部分由左手彈奏。
但有時為了記譜的方便(避免過多加線)或者樂曲演奏的需要,也會在左手出現高音譜號,在右手出現低音譜號的情況,甚至左手跨越右手彈奏高音區音符,或右手跨越左手彈奏低音區音符的情況,所以不能籠統的說那個手(或手指)負責那些琴鍵(這是很多初學者都經常提起的問題),還要看樂曲的具體情況。
擴展資料:
指法的基本原則
1.物盡其用
五個手指對準五個音,這是手的原位,也是手放置的最容易、最自然的地方。如一個曲調只有五度內的五個音,最好不要移位,只用“五音手位”的指法。
2.簡化動作
上例中第一個和弦雖然可以135,但彈第二個和弦時還需再移動3、5指一次。若按照樂譜上的彈法就避免了手的頻繁移動,在一個位置里以最少的動作解決彈兩個和弦的問題。由此也能提示我們如何處理相鄰和弦的指法,即簡化動作,其中一個和弦需要用自然手型的指法,根據音的進行方向決定用相鄰的手指彈奏另一個和弦。
正準備給孩子報個鋼琴興趣班,聽說手型很重要,鋼琴怎樣練雙手?
彈鋼琴手型很重要,但很多小孩在剛開始學習彈鋼琴的時候存都會有一些手型不規范的現象。剛開始學習,小孩肯定會有很多小毛病的,比如手型、座姿等,但不要急,慢慢來,一點一點糾正。不規范的手型是需要糾正的,但一開始過于強調手型,小孩可以會失去彈鋼琴的樂趣,所以我們要重視,但也不能過于在乎。要一點一點地糾正,比如先糾正手腕抬不起來的問題,再糾正四指不能獨立的問題,接著糾正小指上翹、食指折指等問題。孩子還小,學習的時間還很長,不要跟孩子急,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孩子不會一下就彈得那么好。
正確的手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玩鋼琴塊2的正確手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玩鋼琴塊2的正確手型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