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峰
聽歌會曲序按專輯歌序排列,
從專輯第二首《回音收集員》開始。
搶先試聽的南都記者將與你細細分享。
回音收集員
這首歌基本只有鼓和人聲(包括和聲),到后半段才出現馬林巴打出的天花亂墜的音階。
這是吳青峰第一首編曲先行的創作,往常都是先有詞或先有曲,這次則是先有了編曲。
整首歌都以敲擊樂器為出發點,歌詞是從專輯其它十一首歌的歌詞裁剪拼貼而來。
這首歌講述人們在生活中從各處收集碎片,最終形成了自己。有時人們只聽自己想聽見的,有時抓住了別人沒聽見的,吳青峰把這個現象展現出來。
此外專輯里所有藝術字均為吳青峰執筆寫就。
巴別塔慶典
吳青峰許多歌靈感都來自生活。去年初吳青峰正式以個人身份出道唱歌之前就寫了這首歌,援引古老的故事,講述人們溝通失常的現狀。編曲隆重,華麗熱鬧,暗黑的議題和難解的亂象,用帶著幽默感的歡快音樂傳達出來。
讀書時代的吳青峰,看任何書都為應付考試,“事后想想不是很尊重書,唯一發自內心有熱情看的書就是字典。”出身中文系,但他自曝文學成績并沒有很好,成績最好的三科是文字、聲韻和訓詁,令同學們痛苦的三個科目卻是吳青峰的最愛,吳青峰喜歡文字,他把文字當顏料,寫出心中的畫面。
發表一些作品后,面對人們的贊譽,吳青峰痛苦并心虛,所以才翻回書本大量閱讀,沒有目的地從小時候家里有的書以及大學的課本翻起,他說可能巴別塔之類的宗教神話也是在這時知道的。離開考試,他在書里讀到很多以前沒讀到的東西。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巴別塔里,不光是人與人操著同樣語言卻無法溝通,甚至自己與自己的溝通都有些年久失修。這次吳青峰跟不同藝術家合作,推出藝術攝影、展覽和MV,創作不再孤單,吳青峰慶幸有這么多人可以詮釋出他要表達的東西,并把創作帶到新境界。“做這張專輯過程是蠻痛苦的,它是治療自己的一張專輯。
太空人
“為什么平凡這么重要呢,因為很多人都有發生在身邊講起來根本沒有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它對你就是很重要,只有你自己知道它重要在哪里。”吳青峰說這首歌只是人們身邊發生的一件平凡小事。
歌曲原本的創作靈感就是身邊隨手都有的故事,以至于MV導演嫌棄故事有些無聊。之前報道說這首歌的詞是吳青峰畢生最喜歡的一首詞。他之所以最喜歡《太空人》,就是因為《太空人》最平凡。“恰好就是它很無趣,它很平凡,隨手都有,這是它最重要的原因。”
歌曲前奏是充滿落差起伏的戲劇性鋼琴與弦樂,吳青峰說這是想象中的世界,吉他進而轉向溫暖的色調,歌聲也暖起來,把人拉回現實,唱出星辰與太空人的故事。歌曲明確提到“愛情”兩字,但吳青峰也說主人公有些像《歌頌者》MV病床上那個人——我想象中的《太空人》并不是真實的太空人,其實是一個躺在病床上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人,但他腦內的想法或經歷的,會不會是更真實的?《太空人》的另一個解讀是曾經的太空人回到陸地泯然路人,夜晚看到星辰時,他與星辰兩者遙相互望思緒萬千的故事。
做歌時,吳青峰要把自己用鋼琴或鍵盤彈出的樂曲,轉換成各類樂器的真實聲音,但難點是樂手們很難按吳青峰彈的原樣重建,吳青峰央求:我可不可以求你盡量跟我彈得一模一樣!“某些東西就是不想被更改,《太空人》這首歌從我編好demo那一刻起,希望它這輩子不要再有任何變改。”這首歌的人聲是吳青峰自己錄demo時的原聲,沒有任何更改。
傷風
“傷風”是傷害變成一種風氣,也可以是傷風敗俗。
搖滾舞曲風編曲由吳青峰完成。以前不適合擺在任何地方的歌,終于借著個人專輯獲得了展示的機會。
語言的錯置是這張專輯的主題之一。
通常面對一整天措手不及的事,吳青峰回到家能療愈自己的事就是坐在鋼琴前,或者坐在書桌前、躺在地上,制造一些想象,那些想象落地就會變成歌曲。為什么說這張專輯是哭過最多的一張專輯?“這是我在治療自己的過程,制作這張專輯的過程我心里真的是苦到很寂寞,但寂寞也未必是一件壞事,有時寂寞也是寫作的必要吧。”推出專輯得到傾聽收獲反饋,其實也不能治愈吳青峰,“只有我自己可以治療我自己。”
失憶鎮
長笛吹起了吳青峰的黑色王國,歌曲氛圍鬼魅,得了失憶癥不可怕,更恐怖的是失憶癥患者不知道自己是失憶癥患者,“現代很多看起來口條清晰、邏輯清楚的人,比較像里面在講的人吧,或許我自己也是這個樣子……”
“我在哪里?”聲聲幽僻的吶喊飄蕩著,惹人陣陣雞皮。
后半段似張牙舞爪的唱腔,“我自己沒覺得很猙獰,事后想想可能真的蠻猙獰吧。”他說就像自己通常臺上也不猙獰,但拍回來照片發現表情都“長成這樣”。這首歌曲也沒有特別使勁去唱,“答答答”是雜訊的概念,“答”的比例會越來越多,后來歌曲沒歌詞只有激烈的“答答答”,斷層式的編曲是為了營造意境。
吳青峰在專輯多首歌曲里,都釋放一種黑暗的色調,是否映照當下心境也是黑暗的?“我曾經很黑暗,但我現在是不害怕走在黑暗里面。我的歌很妙的是,命運的安排會給我一些符號跟sign在我的生命里,像我在完成這張專輯的時候我心里想著躺在病床上病人的畫面,就出現在《歌頌者》MV導演的腦海里,他講出來我有嚇一跳。”另一件很妙的事出現在《歌頌者》單曲封面,《巴別塔慶典》發行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就像《歌頌者》封面的人物,抓到了一根蠟燭,“我還不知道出口在哪里,但我不害怕去找。”
太空
歌曲寫在2003年。負責鋼琴的劉胡軼在彈第一遍時就哭了。這首歌是就著吳青峰的歌聲和呼吸,后補的劉胡軼鋼琴彈奏,歌里用了吳青峰在2013、14年修改歌詞后重新錄制的人聲demo。
《太空人》專輯里有一半歌使用的都是原始demo的人聲,使用原來的聲音是因為吳青峰覺得有一些感覺不能精致化,會覺得不太對勁,還是想維持原始的“蠢蠢的模樣”。
水仙花之死
青峰用了經典希臘神話的水仙花故事,故事涉及自戀的美少年,以及愛著美少年、只能重復別人的話的追隨者(即回聲)。
吳青峰用納西瑟斯和愛可的故事暗喻當今世界網絡上自戀的人與他們的追隨者。他們自戀,他們也總會有追隨自己的人。“回音、記憶、似是而非都是這張專輯很重要的主題。”
此外專輯里有兩首歌采用了他人作曲。
數據
以個人身份活動后,吳青峰忙得不可開交,借首張個人專輯《太空人》發布之際,我們對吳青峰從去年初決定以個人身份活動以來的行蹤做一梳理。以下數據收錄從2018年4月吳青峰宣布個人出道開始截至2019年8月,共1年4個月的時間。
●個人唱作單曲(非新專輯曲目):7首
《EverybodyWoohoo》《窗》《請聽》《寶貝兒》《起風了》《蜂鳥》《歌頌者》
●為他人創作或合作:12首
《全是愛》(蕭敬騰)《欲望反光》(蕭敬騰)《空舞》(陳粒)《還有什么不敢》(王凱)《十七》(S.H.E)《Light》(火箭少女101)《不及雨》(張碧晨)《樣子》(周迅)《沙文》(林憶蓮)《怪美的》(蔡依林)《AlaFolie》(蔡健雅)《作為怪物》(李宇春)
●演出(非綜藝節目類表演):共25場●其中音樂節:12場
2018年5月26日墾丁春浪音樂節
2018年6月Hito流行音樂頒獎典禮表演
2018年6月16日成都春浪音樂節
2018年7月22日臺中花博會倒數音樂會
2018年9月22日上海春浪音樂節
2018年9月24日北京麥田音樂節
2018年10月1日成都國際熊貓音樂節
2018年10月3日廣佛春浪音樂節
2018年10月5日西安世園音樂節
2018年10月13日擔任毛不易北京演唱會嘉賓
2018年10月19日“OneNight給小孩”公益演唱會嘉賓
2018年10月27日艾敬個人藝術展開幕音樂會嘉賓
2018年11月香港Clockenflap音樂節
2018年11月24日與趙詠華和齊豫合辦慈善專場
2018年12月14日擔任張韶涵臺北演唱會表演嘉賓
2018年12月15日臺北建中校慶舞會表演嘉賓
2018年12月31日湖南衛視跨年晚會
2019年2月5日湖南衛視全球華僑華人春節晚會
2019年3月25日東方風云榜獲獎并表演
2019年6月上海春浪音樂節
2019年7月7日高雄啤酒音樂節
2019年7月26日青春芒果夜
2019年7月28日廈門X27島嶼音樂節
2019年8月24日澳門金夏遇見愛演唱會
2019年8月底貢寮海洋音樂祭
●綜藝節目:4個,節目曝光時間跨度達14個月
《明日之子》2018年6-9月
《蒙面唱將猜猜猜》2018年10月、12月
《歌手2019》2019年1月-4月
《樂隊的夏天》2019年5月-8月
●表情包:1款
與卡通人物白爛貓合作推出聯名表情包
●代言及廣告:8項
2019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會2019年地球一小時明星志愿者
2019年4月中國國家圖書館全民讀書季推廣特使
2019年4月1MORE耳機代言人
2019年4月金典有機奶推廣大使
2019年7月4日出任祖瑪瓏香氛大使
2019年7月12日別克昂科拉GX代言人
2019年7月29日vivoX27島嶼音樂節商演
2019年7月31日佑天蘭面膜膜力大使
峰言峰語
自從以個人歌手身份出來工作,吳青峰也時不時在網絡發表著自己關于歌唱、關于跟世界相處的雜文隨筆,我們稍作摘錄,從音樂之外的文字中窺探吳青峰的精神世界,或許也能看見新專輯《太空人》的影子。
2018年6月25日有關改變
“我喜歡你改變”“你變了”“你為什么要變”“你還是那個你,原來沒變”……諸多的類似句子,總是在我們的生命里圍繞。這幾個月,我的確做出了很多大家會定義成改變的事,但那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人生這么短,究竟為什么不應該去嘗試各種可能呢。
2018年8月8日有關自己的選擇
你和我,始終沒有誰可以看見全貌的。對我來說,我一直都是選擇了我想做的事,這么無趣的理由而已。每一種個性,每一個樣貌,都值得你尊重。倘若你老是見到不順眼的東西就習慣先反彈,不論是不是為了彰顯你與別人的不同,你其實失去了從其中得到養分的機會。
2018年9月16日《明日之子》有感
或許當下我們沒見世界被推翻,但我覺得在過程中,大家的成長與進步,理解世界的眼光,可以漸漸從去推翻世界,進階到,無法被這個世界推翻。
2018年9月23日有關生命的舞步
世界是各種姿態并行的,有好就會有壞,但不能因為看到壞的,就什么也不做;不能知道有紛爭,就選擇不看,起碼我不想做這樣的人。重要的是,要有強大且包容的心去應對,也不讓自己為了無謂的事而受傷。很多當下情緒,想想十年后你會在乎嗎,我一直強調,很多事急著發表意見,會顯得魯莽,沉淀一下,給自己成熟的機會。這是生命的舞步,愿我們都跳得更好。
2019年1月11日有關別人的期待
近期常常聽到“我還是喜歡某某時期的吳青峰”等等的話語,其實聽到這些話時,我覺得自己出來唱歌這件事就成功了,這樣才有意義啊,如果我自己出來唱歌,還跟以前一樣的話,那豈不是很沒意思嗎?我們往往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卻沒發現自己其實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樣的人生。我心中的獨立思考,應該是充滿包容力多角度的,不是一味接受,也不是一味反對。
2019年3月21日有關自己的追求
音樂的世界,我永遠不會是個專業大師,只想,也只能當一個笨拙的歌頌的小小蜂鳥,破綻百出卻自由自在。精致的音樂很多人會做,笨拙的音樂就交給我吧!
2019年8月2日有關新專輯的創作
自己像是碎了一地,誰都有過這樣的時刻吧。經歷過一些,仿佛沒有力氣再站起來的過程,躺在地上,伸著手,搜尋著能觸到什么;漸漸匍匐著,跪在地上,將自己一片一片撿回來、拼起來;偶爾割傷了手,偶爾放錯位置,好像看到一些可能,可是又看不太清。拼拼湊湊的,可是卻趨于完整。看得出破裂的痕跡,可是別有美感。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把過去的某些片段,逐一抓住,聚集了起來,用我唯一會的方式表達,療愈、拯救我自己:創作。從《巴別塔慶典》跟大家見面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重新活起來了。
2019年8月11日《樂隊的夏天》有感
好像很多對我不太熟悉的人,看到昨天播出的《巴別塔慶典》有點意外,其實我已經唱了十幾年,現場風格很多從以前就是這樣啦,而以前的歌一半以上也都是奇形怪狀的,無奈很多人只聽過那幾首主打歌,就以為那是我,其實只是冰山一角,昨晚看了有興趣的人,有時間多了解我一點吧,有沒有后悔太晚認識我、認識我太少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