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都2022年了,你還只練哈農車爾尼。
很多習琴者上來就想把各種練習曲全刷一遍,于是練完哈農練849,完了接著299、740…拜托,成年人時間有限,我們應該選擇效率更高的練習方式。
看看高手是怎么做基本功練習的↓
Warm-Up基本功練習(NahreSol)
爵士基本功練習-全音階進行(RaywenPeng)
有沒有發現這兩個視頻中彈奏者一直處于很舒適放松的狀態。練習曲也非常自由、豐富。
我們要知道:任何學習方法都必須持續的更新迭代。所以其實除了哈農車爾尼以外,還有不少新興的優質練習曲集,可以更高效更科學地訓練基本功。
推薦兩本我個人常用的練習曲集:
第一本是《少兒快樂鋼琴技巧》,此書除了車爾尼,還收集了一些大眾視野外的作曲家創作的練習曲,一共分為四冊。
本書有兩個特點:
練習曲的名字不再是《練習曲》,而是根據各種情境和故事命名,讓人更容易產生情緒和畫面感,對音樂性的引導很有幫助。每一首練習曲的名字下方,說明了本曲針對性訓練的技能重點,對教師和學生都很友好。
第二本是《趣味鋼琴技巧》
這本書與上面推薦的《少兒快樂鋼琴技巧》非常相似,一樣收集了各位作曲家的練習曲。每首練習曲都有名字,且名字下方都有標明針對性的技能點。
選擇了優質的練習素材,那就成功了第一步。
知道練什么以后,你還需要知道怎么練?
如果你每天下班之余還能抽出一兩個小時練基本功,我很佩服你的毅力。但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時間就是金錢,你比孩童更應該科學地安排時間,把這段時間的練琴效果發揮到極致。
舞蹈生不會壓腿一整天,電競選手也不會全天在訓練營練手指靈活度吧,該實戰還得實戰。
所有時間都用來彈練習曲,跑動快了,節奏準了,雙音彈齊了,那么音樂性呢?
無論你喜歡古典還是流行音樂,選一首現在最想彈好的樂曲定為目標,再挑選和樂曲難點相似的幾條練習曲作為輔助。每天練琴先拿一小部分時間用于熱身、鍛煉手指,剩余的大部分時間直接練曲子,你會發現彈琴這件事變得快樂的多。
分享一個適合成年人的高效練琴計劃↓
假設練琴時間為一個小時,你要練的曲子有32個小節,以8小節為一組,所以一共有4組,如圖
第一步:暖手
先花10分鐘彈一彈練習曲、音階、和弦、琶音等練習激活你的手指。
第二步:練習樂曲
接下來用30分鐘的時間練習一組樂段即可。
將這一組練習再細分為每一行練習15分鐘。
注意在練習過程中需要保證樂句是流暢的,所以初始速度一定不能太快,要保證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流暢進行,建議速度設置在40~60的區間內。
第三步:提速
剩下20分鐘用來提速,
每次提速的區間可以控制在3~5個單位,
比如初始速度是60,那么下一次提速可以到63或65,
這樣速度的變化是比較細微的,彈奏上不會有太明顯的區別,但是他又是實實在在有提升的。
注意每次要保證能在原來的速度基礎上連續演奏三遍不出錯才能提速,從而保證穩定彈奏具備可復制性。
第四步:合并
花4個小時把四組樂段練完后就可以將它們合并起來彈奏,在完整的彈奏過程中要注意音樂性的表達。
這里并不是說在前面的分段練習階段,你就可以什么都不管,而是在前面分段練習的環節就應該注意到并且達成一部分音樂性的處理,在最后這個環節主要再做更精致的處理。
也就是在整體的音樂中更加注意音樂性的表達,如強弱記號,漸強漸弱,速度變化,連斷跳等等,去聆聽和打磨細節。
如果你想要更完整的練琴方案,可以看我的這期視頻↓
高效練琴方法,20分鐘練出1小時的效果!
除此之外,你也并不是只有坐在鋼琴面前才能練琴,比如下面兩位大師就是“意識流”的代表。
奧地利古典鋼琴家阿圖爾·施納貝爾喜歡用腦子而暫時不用手在琴鍵上實踐的精神練習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在任何時候進行,散步、休息、吃飯、坐車的碎片時間都可以利用。
阿圖爾·施納貝爾
魯賓斯坦大師認為同一首樂曲每個人應有不同的彈法。他不練哈農車爾尼,喜歡用心背譜,記住樂譜上的每一點然后用意識進行無聲練習。
阿圖爾·魯賓斯坦
綜上,練基本功的方式千千萬,不必執著于哈農車爾尼。第二,別讓基本功占用你所有的時間,消磨你對鋼琴的熱情。
鋼琴是非常有靈性的樂器,你帶著什么樣的狀態去彈奏,它就會用什么樣的聲音回報你。練琴沒有固定的規則和模式,如果你覺得現有的學習模式并不能解決你的問題,那你就應該去思考和尋找更科學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