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沒有手的鋼琴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沒有手的鋼琴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中國11歲男孩 全球最小鋼琴家 如今,低齡化的范本卻非中國男孩牛牛莫屬。
鋼琴家郞朗的手很長,跨度是12。
郞朗出生于1982年,是中國著名的鋼琴演奏家,他3歲就開始學習鋼琴,13歲參加第二屆柴可夫斯基青年鋼琴比賽獲得金獎,15歲考入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他是當今世界十位鋼琴演奏大師之一。郎朗的手指比較長,而且他從小練習鋼琴,他的手的跨度能夠達到12,這使他能夠更好的彈琴。
很多啊,奧地利的施特勞斯家族的施特勞斯父子四人有上千部的作品。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都會演奏斯特勞斯家族的作品,今年演奏的《大學生波爾卡》、《安娜波爾卡》都是較為冷門的作品
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協奏曲,有幾首,都比較冷門。
還有,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雖然有幾首比較出名,比如,9,21,22,等,但總體來說,還是有些“冷”的。而且,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一般比較長。
還有,德彪西的作品,比如,他的練習曲,等等,雖然在國外演奏的人不少,可相比肖邦,李斯特,門德爾松,還是“冷門”不少。并且,德彪西本人推崇“將詩畫帶入音樂中”,因此,他的作品常常令人感到“奇異”。
孤獨中上帝的祝福。李斯特晚期作品。如果你還覺得不夠冷門,那就去彈彈“埃爾坎”的作品,這位作曲家的作品十分冷門,而且,較長的作品據說有30多分鐘……并且難度不小,
還有,推薦“斯卡拉蒂”的奏鳴曲,市面上的都是4冊一套,兩百多首,雖然較短,但是,這個數量方面,也夠你玩兒得了……如果你真想挑戰“高難度”,那就去試試“戈多夫斯基”的改編曲,中國的市面上,是2冊一套裝。這位作曲家,將肖邦的練習曲進行了大量的改編,其中,當年最出名的是“肖邦練習曲的左手版”——也就是只用左手,就彈出雙手的效果,你可以去試試。書里還有他改編的“肖邦圓舞曲”,也是高難度的曲子。
不過,他的作品現在越來越冷門,其原因之一就是——難度太大……世上,目前只有加拿大鋼琴家——哈莫林(hamelin)和俄羅斯鋼琴家——別列佐夫斯基,完成了戈多夫斯基全部的肖邦練習曲改編版的錄音……
最后,推薦“戈多夫斯基”改編的肖邦練習曲,市場上是2冊一套裝……錄音資料,加拿大鋼琴家——哈莫林(hamelin),俄羅斯鋼琴家——別列佐夫斯基,
手大的優勢是跨度,力度強點,小的優勢據說是跑動靈活,,,實際上能堅持練下去,手大小無所謂了。鋼琴演奏看的是樂曲的處理,而不是手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有的炫技的曲子可能比較需要你有一個大手。。。
據說牛逼的音樂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手寫鋼琴曲。比如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肖邦這樣的炫技的音樂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沒有手的鋼琴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沒有手的鋼琴家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