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為什么彈鋼琴手臂會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為什么彈鋼琴手臂會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對彈琴時手指的放松應與腕、臂放松一起理解。不少人彈琴時手腕跳動,這是很不好的習慣,與此相伴隨的往往是彈多了手會發酸,原因在于手指缺少獨立能力。要想改掉這個習慣比較麻煩,需要注意方法,還需要耐心和專注。最好從較為淺易簡單的教材開始做起,哈農手指練習的開始部分對此很有用處。練習時注意手腕平靜,同時還要自己感到手腕放松,讓手指單獨地拾起練習彈奏,絕不能再依賴手腕的跳動。初時只能彈得輕而饅,逐漸地手指獨立能力得到加強,最終就能擺脫對手腕的依賴,而且再也不會手酸。也有人雖充分重視手指的獨立性和手腕的平靜,卻忽略了手臂的放松,從現代彈奏法看來這也是不全面的。
很多初學者彈琴時肩、背、臂部緊張、僵硬。要糾正這些毛病,就要多做放松練習。“吊臂”是放松肩膀的有效練習方法。
方法是:
1、人體前傾,讓雙臂自然下垂,左右來回晃蕩。要感覺手臂似乎不屬于自己,隨著慣性兩臂同方向一起擺動,肩肘部不要用力。
2、身體前傾,兩臂向前平伸,肘部向外側張開,兩個中指向內相對并攏,突然將整條手臂墜落下去,使雙肩得到完全放松。
3、身體坐正,屈肘抬臂,肩、大小臂、均不用力,落臂時以指尖觸鍵,(此練習可用雙手的各個手指分別練習)。
高抬指是訓練手指在琴鍵上能站起來,手指要立直,而且每個手指都能獨立地站起來。觸鍵的手指要支撐起來,不觸鍵的手指要離開鍵盤。觸鍵要有一定的力度和速度,要找到像小榔頭敲在桌面上一樣的感覺。鋼琴發出的聲音應飽滿、堅定、有力。
彈鋼琴手腕感覺累像僵硬一般,這是很多琴童的通病,怎么樣改變和克服呢?作為從教多年的鋼琴教師,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進行手腕放松訓練:先試著將手臂抬起,手指自然下垂,使手指、手掌、手腕完全放松,以肘關節為軸心帶動前臂做前后左右的晃動,使手腕完全放松,改變僵直的狀態,多進行小連奏練習,在抬和落的過程中,學會用手腕的“呼吸”, 手腕得到放松的過程也就是“呼吸”的過程。
其次,是進行手腕斷奏練習。可先將手腕自然抬起,以腕關節為中心,帶動手部進行上下左右的晃動,用心感受手腕的韌性和彈性,然后在鍵盤上進行單指練習,穩固后再進行和弦和雙音的練習。
最后,是進行手腕移動練習。可通過一個八度內的短琶音位置的連奏練習、固定的五指練習方法來進行訓練,加強手腕左右平行移動的能力。其實,平時要多加強各方面訓練,如每天十分鐘的手指高抬慢下、高抬快下、低抬慢下、低抬快下等不同角度與速度的觸鍵練習。久而久之,手腕就靈活了。
彈鋼琴需要肩部-上臂-前臂-手腕-手掌-手指之間的協調配合,手腕是其中承上啟下的重要樞紐。你手腕僵硬說明彈琴方法有誤,嚴重時會導致腱鞘炎、損傷相關肌肉和神經,甚至影響你的起居生活。
彈琴時手腕只需要稍稍用力支撐住手臂重量即可,手腕還要隨時調節向上向下的用力,以正常傳遞從手臂下來的不同重量與力量,它同時還應積極主動配合手掌手指在彈奏時左右的橫向移動。
因此,鋼琴老師都會在第一節課時采用一些輔助練習,讓初學者開始就體會和掌握手部彈琴的基本狀態:
1. 搖"撥浪鼓" 以放松雙臂: 雙臂自然下垂,旋轉腰部帶動雙臂自然擺動猶如撥浪鼓;
2.體會雙臂的用力與放松。先慢慢從兩側平舉雙臂至頭頂,再突然放松讓手臂自然墜落; 師生牽手"蕩繩",作左右擺動或劃圈: 以此建立掌、手指關節牢固、手腕靈活、肩臂關節放松的”前牢后松“的彈奏狀態;
3,專門針對協調手腕(分手或雙手反方向)旋轉的"劃圈" 練習: 先保持手型讓中指在琴鍵上站穩,讓手腕慢慢帶動整個手部劃圈:左手為12-3-6-9-12順時針旋轉(右手為12-9-6-3-12 逆時針旋轉)。
反復練習數十次,動作過程圓順流暢,熟練后雙手互換旋轉方向,練習幾天至一周左右,就能逐步建立肩部-上臂-前臂-手腕-手掌-手指之間,完美配合的動作狀態。
初學的小孩如果手腕僵硬,幾乎都是由于手指不主動而又要彈出較大的音量造成的。對于他們可以這樣試試:
(1)強調手指的積極主動;
(2)開始不要強調音量(力度),用較小而均勻的力度做基本練習。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為什么彈鋼琴手臂會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為什么彈鋼琴手臂會酸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